大足石刻(二)

二.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1. 汉代

一般认为佛教是在西汉末,新莽时和东汉前期时由印度经西域传入的。根据记载,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指专门精通某一门学问或传授经学的官名)弟子景卢出使大月氏,大月氏的国王派遣伊存口授《浮屠经》。汉哀帝在位时是公元前27年-公元前1年,而贵霜帝国是存在于公元100年-公元300年之间,这么说来此事应该发生在贵霜帝国之前。

 

“浮屠”是梵文Buddha的音译,就是佛的意思,那么浮屠经就是佛经的意思。这部经主要讲述释迦牟尼的故事,包括他是哪儿的人,父亲母亲的名字,如何出生的,释迦牟尼长的什么样子等等,此外经中还讲了一些佛教的基本原理不过这部经书在西晋东晋交替的时候失传了。根据现在的资料,其实印度并没有叫做“佛经”的典籍,因此,《浮屠经》不能算作是一部独立完整的佛经。

《浮屠经》

 

到了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传说汉明帝梦见金人像朝霞一样闪闪发光,身上有日光环绕,飘然而至大殿前。第二天问大臣这是什么神仙,傅毅告诉汉明帝这应该是西方天竺的佛,能够飞身与虚幻中,全身环绕着日光。于是派羽林郎中泰景博士的弟子王遵等人去西域。三年后迎来迦叶摩腾与竺法兰两位高僧,并且带来了许多佛像和佛经,用白马驼回首都洛阳,皇帝命人修建房屋供其居住,翻译《四十二章经》,也就是现在的白马寺。

 

因此,在中国佛教史上,多以汉明帝永平十年作为佛教传入之年,白马寺成为中国第一座佛寺。《四十二章经》,也成为中国第一部汉译佛经。

梁代慧皎《高僧传》记载此事:“汉明帝梦一金人于殿廷,以占所梦,傅毅以佛对。帝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往天竺。愔等于彼遇见摩腾、竺法兰二梵僧,乃要还汉地,译《四十二章经》,二僧住处,今雒阳门白马寺也。

 

《浮屠经》和《四十二章经》只能作为佛学入门只用,都是从佛教经文中抄写的片段。

 

公元147年安息太子(波斯人)安世高在汉恒帝(公元147年-167年)到汉朝传教译经,翻译了35种,41卷;公元167年月氏人(贵霜帝国)支娄迦谶在汉恒帝末年到汉朝传教译经,他最早将大乘佛教和部派佛教的典籍翻译成中文。安世高所译的都是小乘佛教典籍,而支娄迦谶翻译的是大乘佛经,将般若学说深入民间。

 

佛教在汉代时候由于当时独尊儒术,发展不大,到了三国时期才有所发展。

 

 

2. 三国两晋时期

三国时期(狭义220年-280年,广义184年、190年或208年-280年),佛教重镇北方以洛阳为主,南方以南京为主。当时正处于贵霜帝国(公元100年-300年)时期,大乘佛教传播到西域,于阗(tian),龟兹(qiuci)等地佛教兴盛。先后有天竺的昙柯伽罗,安息的昙谛和康居的康僧铠等到洛阳翻译佛经,将大乘佛教传至中国。

 

昙柯迦罗推广戒律,这是中国僧侣受戒的开始,所以把他作为律宗(也称南山宗,南山律宗)的始祖。昙谛翻译的《昙无德揭磨》受朱士行等人的戒守,一般以此作为中国僧侣出家的开始。同时朱士行还是首位西行求法的中国僧侣。

 

西晋(公元266年-316年)的时候民间和官方信仰佛教的已经比较普遍,传说当时的洛阳和西安的寺院有180所,僧尼3700余人。

 

在东晋时代(公元317年-420年),北方曾先后出现了五胡十六国(公元304年-439年),匈奴,羯,鲜卑,羌和氐称为五胡。

 

十六国为汉前赵(汉(公元304年-318年),建都山西临汾;后改为赵(公元318年-329年,建都陕西西安),成汉(成(公元306年-338年),汉(公元338年-347年),建都四川成都),前凉(公元314年-376年,建都姑臧),后赵(公元319年-351年,建都河北邢台,河北邺),前燕(公元337年-370年,建都龙城,河北邺),前秦(公元351年-394年,建都陕西西安),后燕(公元384年-407年,河北定州市),后秦(公元384年-417年,建都陕西西安),西秦(公元385年-400年,409年-431年,建都甘肃兰州),后凉(公元389年-403年,建都姑臧),南凉(公元397年-414年,建都青海乐都),南燕(公元398年-410年,建都山东青州市),西凉(公元400年-421年,建都甘肃敦煌),北凉(公元397年-439年,建都甘肃张掖),胡夏(公元407年-431年,建都陕西统万城),北燕(公元407-436年,辽宁朝阳)。

 

 

莫高窟

莫高窟(沙漠的高处)石窟第322窟的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记载,乐尊和尚在前秦的建元二年(公元366年),经过三危山下,忽见金光闪耀,如现千佛,于是就在岩壁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的北魏,西魏,北周都信奉佛教,石窟建造得到上层的支持,发展很快。

莫高窟是以壁画为主,塑像为辅的石窟寺,它的石窟形式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中心佛坛窟,四壁三龛窟,大像窟,涅槃窟等。壁画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迹、经变、神怪、供养人、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此外还有很多表现当时狩猎、耕作、纺织、交通、战争、建设、舞蹈、婚丧嫁娶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画作莫高窟现存的壁画和雕塑大体分为四个时期: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和元。

 

开凿于北朝时期的洞窟共有36个,窟形主要是禅窟、中心塔柱窟和殿堂窟,彩塑有圆塑和影塑两种,壁画内容有佛像、佛经故事、神怪、供养人等。这一时期的影塑以飞天、供养菩萨和千佛为主,圆塑最初多为一佛二菩萨组合,后来又加上了二弟子。主像一般是释迦牟尼或者弥勒。塑像人物体态健硕,神情端庄宁静,风格朴实厚重。壁画前期多以土红色为底色,再以青绿褚白等颜色敷彩,色调热烈浓重,线条纯朴浑厚,人物形象挺拔,有西域佛教的特色。西魏以后,底色多为白色,色调趋于雅致,风格洒脱,具有中原的风貌。

 

隋唐是莫高窟发展的全盛时期,现存洞窟有300多个。禅窟和中心塔柱窟在这一时期逐渐消失,而同时大量出现的是殿堂窟、佛坛窟、四壁三龛窟、大像窟等形式,其中殿堂窟的数量最多。塑像都为圆塑,造型浓丽丰肥,风格更加中原化,并出现了前代所没有的高大塑像。群像组合多为七尊或者九尊,隋代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或四菩萨,唐代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和二天王,有的还再加上二力士。这一时期的莫高窟壁画题材丰富、场面宏伟、色彩瑰丽,美术技巧达到空前的水平,内容主要有佛像、经变、佛教史迹、佛教故事和供养人等。

 

五代和宋时期的洞窟现存有100多个,多为改建、重绘的前朝窟室,形制主要是佛坛窟和殿堂窟。从晚唐到五代,统治敦煌的张氏和曹氏家族均崇信佛教,为莫高窟出资甚多,因此供养人画像在这个阶段大量出现并且内容也很丰富。塑像和壁画都沿袭了晚唐的风格,但愈到后期,其形式就愈显公式化,美术技法水平也有所降低。这一时期的典型洞窟有第61窟和第98窟等,其中第61窟的地图《五台山图》是莫高窟最大的壁画,高5米,长13.5米,绘出了山西五台山周边的山川形胜、城池寺院、亭台楼阁等,堪称恢宏壮观。

 

莫高窟现存西夏和元代的洞窟有85个。西夏修窟77个,多为改造和修缮的前朝洞窟,洞窟形制和壁画雕塑基本都沿袭了前朝的风格。一些西夏中期的洞窟出现回鹘王的形象,可能与回鹘人有关。而到了西夏晚期,壁画中又出现了西藏密宗的内容。元代洞窟只有8个,全部是新开凿的,出现了方形窟中设圆形佛坛的形制,壁画和雕塑基本上都和西藏密宗有关。典型洞窟有第3窟、第61窟和第465窟等。

 

 

 

麦积山石窟

也叫做麦积崖,因为形状像农家堆积的麦垛形状而得名。位于甘肃天水东南大约45公里处,山高142米,石窟就在峭壁上开凿。

 

麦积山始建于后秦,大约公元384年前后,又历经隋,唐,五代,宋,西夏,金,元,明,清历代扩建或修复。现存洞窟194个,石雕7200多件,壁画1300多平方米。麦积山石窟以泥塑闻名,而敦煌以壁画闻名。麦积山雕塑有两大特点,一个是中国化,一个是世俗化。除了早期作品,从北魏开始,都有这个特点。

Bodhisattva2_at_MaiJiShan.jpg (1168×1752)

 

 

关于犍陀罗艺术的补充:

谈古印度佛像必须谈马图拉艺术(秣菟罗)和犍陀罗艺术,至今各国学者仍在争论是马图拉还是犍陀罗创造了佛像。马图拉和犍陀罗是印度最早的两个佛像雕刻制作中心,但是两个地方的风格却截然不同,马图拉艺术来自于印度本土的原有风格,犍陀罗艺术则有强烈的古希腊风格。

马图拉佛像最初是参照印度本地的药叉雕像创造的,雕刻材料采用黄斑红砂石,造型雄浑伟岸,薄衣透体,追求健壮裸露的肉体美和力量感。风格倾向于理想主义。而犍陀罗艺术由受到古希腊和古罗马雕刻艺术的影响,雕刻材料采用青灰色片岩,造型高贵冷峻,衣褶厚重,强调人体解剖学细节的精确。风格倾向于写实主义。

犍陀罗佛像

 

 

3. 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589年),北方和南方对立,所以称为南北朝。

 

南朝(公元420年-589年)包含宋(公元420年-479年,建都南京),齐(公元479年-502年,建都南京),梁(公元502年-557年,建都南京,江陵),陈(公元557年-589年,建都南京);

北朝(公元439年-589年)包含北魏(公元386年-534年,建都内蒙古盛乐,大同,洛阳),东魏(公元534年-550年,建都河北省邺),西魏(公元535年-557年,建都西安),北齐(公元550年-577年,建都邺),北周(公元557年-581年,建都西安)。

 

 

佛教在东晋时期形成南北区域,北方的匈奴等所建的十六国多数信奉佛教,代表人物为道安和鸠摩罗什。南方的东晋形成了庐山和南京两地的佛教,代表人物是慧远和佛陀跋陀罗。鸠摩罗什是中国佛教四大翻译家之一,他出生于西域的龟兹国(今新疆库车)。鸠摩罗什翻译了74部经文,384卷,有《金刚经》,《阿弥陀经》1卷,《坐禅三味经》3卷,《法华经》7卷,《摩诃般若波罗蜜经》27卷,《维摩经》3卷,《大智度论》100卷,《中论》4卷等。他翻译的经卷准确无误,对佛教影响极大。留有“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名句。一般把玄奘等翻译的经文称作新译,此前鸠摩罗什等翻译的叫做旧译。陈寅格认为玄奘译文过于晦涩生硬,远不如鸠摩罗什好读,玄奘被接受的只有《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而已。

 

 

北魏太武皇帝拓跋焘(在位时间:公元423年-452年)初信佛,后信道教,在公元444年改年号为太平真君。太平真君五年九月杀了政变未遂的僧人玄高和慧崇等人,七年的时候,在长安佛寺内发现武器,财宝和酿酒,且发现僧侣和贵室女私行淫乱。于是下诏:”诸有佛图,形象及胡经,尽皆击破焚烧,沙门无少长悉坑之“,立即禁佛。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灭佛,时间长达六年。

北周武帝宇文邕(yong)(在位时间:公元560年-578年)可以说是魏晋南北朝两百多年少有的明君。最初也信佛,但是更重视儒家,因为当时寺庙和僧人越来越多,惹是生非,国库收入骤减。在建德三年五月(公元574年)禁佛道二教,下诏经书佛像尽毁,令僧人道士还俗。禁佛后北方寺像几乎灭绝,僧人大多逃亡江南。比起北魏把沙门都埋了,其实宇文邕还是挺仁慈的。

 

南梁皇帝梁武帝萧衍(公元464年-549年)笃信佛法,多次舍身出家。在印度比丘戒律里原来没有禁止吃肉和五辛(楞严经:大蒜、小蒜、兴渠、慈葱、茖葱)的规定,但是萧衍根据《大般涅槃经》等,从因果轮回的理论上阐明了不能食用的原因。而藏传佛教和上座部佛教都是可以使用。释迦牟尼是认为可以吃三净肉的,三净肉就是指你没有看见,听说,或者怀疑是为了自己而杀死的动物肉类。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建于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到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还有一种说法是在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471年)由昙曜主持开凿。整个窟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部石窟以佛塔为主,又称塔洞;中部昙曜五窟是云冈开凿最早,气魄最大的窟群;西部窟群时代略晚,大多是北魏迁都洛阳后的作品。

 

云冈石窟是早期的石窟艺术。它的魏晋时期作品都带有浓厚的犍陀罗和笈多王朝的色彩,佛像明显反应了外来的风格,呈现出”胡貌梵相“的特征。包括脸型丰腻,肉髻较高,眼廓较深,鼻子较高。在开凿的高峰期的北魏孝文帝时期,佛像大多数服饰都近似于南朝士大夫的穿着,且脸形、五官也较为世俗化、汉人化。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公元494年),经历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宋代,持续了400多年。西山石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建于北魏时期的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药方洞,以及建于唐代的潜溪寺、看经寺、万佛洞、奉先寺、大万伍佛洞。东山开凿石窟的时代大致从唐代武周时期至宋代,北魏时期的工匠不选择东山开凿是因为东山大多数地方的岩体层理较薄,并且有多条大断裂破碎带存在,因此东山部分较大石窟内的造像均是活动的。

 

龙门石窟在中国的历史地位很高,它之前的石窟都有较多的犍陀罗艺术和马图拉艺术的成分。而龙门石窟的隋唐作品呈现出的是中国化,世俗化的趋势,表现出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融合特点,堪称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里程碑。属于石窟艺术的中期发展阶段。

 

 

4. 隋唐时期

隋文帝期间大兴佛教,采用并容儒释道相辅治国的政策。隋炀帝是佛教菩萨戒弟子。唐朝虽然以道教为国教,但是对佛教也推崇备至。

 

盛唐时期大乘佛教建立了很多宗派,如智顗创立的天台宗;吉藏创立的三论宗;玄奘和窥基创立的法相宗;道宣、法砺和怀素分别创立的律宗,有南山、相部和东塔三家;由北魏昙鸾开创,隋代道绰相继,而由唐代善导集成的净土宗;弘忍的弟子神秀和惠能分别创立的禅宗,有北宗和南宗,在唐中叶后又陆续出现“禅门五家”,即沩仰、临济、曹洞、云门和法眼五派;法藏创立的华严宗;由印度僧人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和惠果所奠定的密宗。(维基百科)

 

晚唐之后,十大宗派名存实亡。三论宗,唯识宗,成实宗,俱舍宗等几乎无人研究。密宗在宋代短暂复兴,不久就消亡了。天台,华严宗勉强维持,南山律宗若存若亡。只剩下了禅宗和净土宗。

唐武宗李瀍(chan)(在位时间:公元840年-846年)信奉道教,从公元845年开始下令灭佛,史称”会昌灭法“,除了少数首都寺院外,全国所有寺庙拆毁,僧尼还俗,田地收归国有,寺里的奴婢释放(僧尼也要奴婢?众生还平等个屁啊)。当时除了信道原因外,还可能是因为寺院规模太大,甚至超过皇宫,僧人腐败,而且还不纳税。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建于公元713年-803年的盛唐和中唐时期,高7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耗时90年才完成。

 

 

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的尖子山摩崖石刻开凿最早,于初唐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开凿。大足石刻历经晚唐,五代,盛于两宋,明清有所增刻。内容为儒释道三教合一,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有鲜明的民族化和生活化的特征。大足石刻包括造像70多处,共计10万余尊。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五处最著名。

 

北山(龙岗山)摩崖造像最初开凿于唐末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历经”五代“至南宋绍兴(公元1162年)完成,历时250多年。以大佛湾为中心,四周有观音坡,营盘坡,佛耳岩,北塔寺共五处。长500多米,高7米。造像5000余尊,以佛教密宗为主,占一半以上;还有三阶教(三阶宗,兴于隋,灭于唐),净土宗等。

 

宝顶山摩崖造像由赵智凤在南宋淳熙只淳佑年间(公元1174年-1252年)组织开凿,历时70多年。包括大佛湾,小佛湾,大佛湾还有创建于南宋年间的圣寿寺(赵智凤创建,现存为清代重建)。宝顶山属于佛教密宗道场,是佛教圣地之一,有”上朝峨眉,下朝宝顶“之说。大佛湾呈现U字形,依次刻了护法神像,六道轮回图,广大宝楼阁,华严三圣,千手观音,佛传故事,释迦涅槃圣迹图,九龙浴太子,孔雀明王经变图,毗卢道场洞,父母恩重经变图,雷音图,大方便佛报恩经变图,观无量寿佛经变图,六耗图,地狱变相,柳本尊行化图,十大明王,牧牛图,圆觉洞,柳本尊正觉像等。小佛湾主要建筑是一个石砌的坛台,高2.31米,东西宽16.5米,深7.9米。坛上石壁石室上刻佛,菩萨像,主要有祖师法身经目塔,七佛龛壁,报恩经变洞,殿堂月轮佛龛,十恶罪报图,毗卢庵洞,华严三圣洞,灌顶井龛等。

 

南山(广华山)石刻造像初造于南宋年间(公元1127年-1279年),属于道教造像。共有15龛造像,三清洞是代表。

 

石篆山于北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开凿而成。崖长130米,高3-8米,是一个典型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造像区。6号为孔子和十大弟子像,7号为佛龛,8号为老君龛。

 

石门山开凿于北宋绍圣(公元1094年)-南宋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崖长71.8米,高3.4-5米。石门山造像为佛教和道教合一的造像区,以道教最有特色。

 

 

5. 五代十国时期

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年-979年),北方战乱频繁,佛教遭到严重破坏和限制。南方则相对安稳些,某些区域佛教文化兴盛,比如南方吴越国的钱缪,钱弘俶(杭州保俶塔就是为他而建)都是信佛的。

 

五代(公元907年-960年)是五个朝代的合称,先后是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十国(公元902年-979年)是五代时期先后建立的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的称呼。十国不是并存,最多时也只有八国并存。

 

后周世宗皇帝柴荣(在位时间:公元954年-959年)是五代十国时期最英明的君主,为北宋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显德二年(公元955年)下诏禁佛。当年废去寺庙3万多座,除国家重点保护单位之外一律停废;还俗僧尼大约6万人;铜佛毁掉铸钱。从此之后佛教在北方就日渐衰落了,南方佛教则仍继续发展。

 

 

 

6. 北宋南宋,西夏,辽,金时代

 

周世宗柴荣去世之后,在公元959年由他七岁的儿子继位。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自立为帝。建国后,马上废止周世宗的毁佛诏令,让佛教复兴,并且派使者西行求法。

宋代木雕”水月观音“

 

宋徽宗赵佶(ji)(在位时间:公元1100-1126年)因为笃信道教,自称”道君皇帝“,所以当时佛教遭到破坏,烧毁佛经佛像,导致佛教严重受挫。除了净土宗和禅宗之外,其它的宗派多数被灭。宋徽宗自创了被后世称为”瘦金体“的书法。

 

宋朝理学发达,一方面吸收了华严宗和禅宗的思想,一方面有排斥佛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欧阳修(公元1007年-1072年,北宋仁宗年间人)。

 

宋朝复兴佛教,因此有不少佛塔修建,如开封佑国寺铁塔,杭州六和塔,泰山灵岩寺辟支塔。

 

辽代(公元907年-1125年)耶律王朝佛教发展强盛,辽代最后推崇的是华严宗,其次是密宗,再次是净土宗,律宗,唯识宗,俱舍宗等。

 

西夏王朝(公元1038年-1227年)历代诸王均崇信佛教。莫高窟有三窟是西夏开凿。

 

金代(公元1115年-1234年)在开国之前已有佛教信仰,禅宗盛行,净土宗和华严宗也比较流行。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