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了-鲜果果

小区里新开了一家艺术展览馆,这家和文轩有些区别,它是一家销售艺术品的公司。

听店员介绍,老板以前是学美术的,毕业之后就在成都开了这家艺术传播机构,它们公司在成都已经有十二年的历史了。当然,从规模上还远不如文轩。

IMG_1414

这次的艺术展主题叫做“鲜果果”,展出作品都是川大艺术学院,川音美院和四川美术学院的学生作品。用它们的宣传册的话说“在这批作品当中,有青春的迷茫,生命的疼痛,身体的呢喃和存在的悲欢,也有真实世间的春色即景和虚拟现实的心理现象。当下生活世界的瞬间经验,凝神沉思甚或突然的心血来潮和心猿意马,五一不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中烙下印痕。”

IMG_1399

介绍一些作品:

 

陈融的雕塑作品《岁月如歌》

IMG_1401

 

 

 

韦翰的油画作品《回望》

“透过画面,可以淋漓尽致地表达对当代社会善恶美丑的认知,释放真实的自己—韦翰”

IMG_1404

 

曹亮的油画作品《花与末班车》

“最近这些天我开始尝试色彩诡异的水墨油画。植根于传统中国水墨,色彩是魔幻的。对于我的作品,我只解释这么多。不管我画什么,我创作的一般根据都是以画面效果为中心,因为我实在不愿意用一种平淡的方式去讲述一个深奥的哲学命题,即使画面中有些许成分,我也不会承认—-曹亮”

IMG_1405

曹亮—《正午》

IMG_1407

 

 

曹亮—《云淡风轻》(右)

IMG_1406

《下午茶》(左)

IMG_1409

 

 

何骥的油画《人体》

“当我偶然面对一片泥污与残垣时,常常对其中包容的万象所吸引,激情位置燃起时,那形象也会随之幻化:光与色,虚与实,坚实的结构,微妙的肌理。其中蕴藏着的千岩万壑,虫鱼鸟兽,还有百变的人体。。。。给我莫名的快慰。——何骥”

IMG_1410

 

 

曾朴的油画《2011heart》

“我是用绘画来表现一些片段的,零碎的瞬间,有来自现实生活的,也有来自幻想的部分。。。就像在我们心里的一些记忆,失望,回避和向往,它们会冷不丁的出现又消失,再出现再消失,我想让它们随意的排放在洁白的墙上,三三两两漂浮在洁白的空间里,就像在心里,对了,这些作品就叫:heart,我突然觉得这些好像和青春有关吧。。。——-曾朴”

IMG_1411

 

 

王小双的油画《曼陀罗三》

“我们每个人都有区别于他人的特点,就在自己心里,你的忧伤,喜悦,矜持,徘徊都是别人无法体会的。我觉得只有自己内心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方式—-王小双”

IMG_1412

 

IMG_1413

古蜀国之三星堆文化(五)

第五组:千载蜀魂(奇妙的宗庙秘宝)

_MG_3840

三星堆出土了众多与宗教祭祀活动有关的青铜器,其造型千奇百怪,工艺精巧繁复,内涵高深莫测,应属于古蜀神庙之中陈设的供人顶礼膜拜的神圣物品。投过这些古蜀先民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实物载体,人们可以窥见先民们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之一斑,领略古蜀青铜艺术的无穷魅力。

 

(1)青铜尊和罍

青铜礼器是商周时期上层统治集团陈设于宗庙的重器,用于祭祀,宴飨,征伐等重大礼仪活动。三星堆青铜尊,罍形制多样,其基本造型虽源于中原商业文化,但在装饰纹样等方面却不乏自身的文化个性,可以看出,古蜀人对中原商业文化因素的吸收带有主动选择性。

 

 

_MG_3842

_MG_3843

_MG_3844

_MG_3845

 

_MG_3851

_MG_3852

 

(2)青铜鸟脚人像

 

鸟脚人像通高81.4厘米,其中人像残高30厘米,鸟高51.4厘米,是以嵌铸法将人体和鸟头铸造在一起的。人像上半身与鸟德尾端残断无存,出土时器身涂有朱砂。人像下半身穿紧身短裙,两腿健壮,上饰目纹,双足为鸟爪,紧抓下面的鸟头,当时象征某位天神。

 

_MG_3853

 

(3)青铜人身形器

 

人身形器通高46.4厘米,整体造型颇似一无头无手之人体,上部如穿衣袍的躯干,下有双腿,器身满饰图案,主题纹饰为两组共五只倒置的变形鸟纹,鸟喙长及等身,或是神鸟的象征?也有认为鸟纹应该是带面罩的羽人形象。此器古怪莫名,用途难测,属于三星堆最为神奇的器物之一。

 

_MG_3855

 

 

(4)青铜圆形挂饰

_MG_3859

_MG_3860

 

 

(5)青铜鸟

 

_MG_3862

_MG_3863

_MG_3864

_MG_3865

 

 

(6)青铜鸟头

 

_MG_3861

_MG_3866

 

 

(7)青铜鸟形饰

_MG_3867

_MG_3868

 

 

(8)青铜雄鸡

 

青铜雄鸡长11.7厘米,通高14.2厘米,造型风格颇为写实,系用范畴法铸造。雄鸡尾羽丰满,引颈仰首,其冠,眼,喙,爪,羽毛等刻画极为细腻和工整流畅。整体造像鲜活灵动,气宇轩昂,神形兼备,应该是传说中的天鸡,体现出雄奇俊逸,超凡脱俗的气质,堪称难得的艺术神品。

_MG_3869

_MG_3870

 

(9)青铜神坛

 

神坛造型奇异,内涵高深莫测。此器分为三层,底层是一对头尾相向的神兽;中层为四立人及头顶的山峰;上层有建筑及人物,飞鸟造型等,建筑额间有人首鸟身神像。其竖向垂直展开的时空序列表征天地人三界,全器似呈意念中的旋转动势。神坛以立体的实物模型这一物质形态,体现出古蜀人的宇宙观。

_MG_3874

 

 

(10)青铜龙蛇

 

龙柱形器下部中空,应该是某器物的附件。龙身细长如蜥蜴,龙头大耳犄角,下巴有胡须,有些像羊头。

_MG_3879

 

青铜蛇身有铆孔,可知其采用分断铸造法制成。蛇颈下和腹部有可供悬挂的环钮。蛇身饰菱形纹和鳞甲,头顶和背部有镂空的刀状羽翅,或是为了表现这条蛇有异能?

 

_MG_3876

_MG_3877

 

 

(11)青铜龙形饰

 

_MG_3878

 

 

(12)太阳轮盘

 

太阳轮是采用二次铸造法制成的。它的制作方法是先把晕圈和五道光芒铸成后,再用嵌铸法把太阳嵌铸在光芒上,最后和晕圈相互连接。太阳中心和晕圈连接处两端有连接孔。从三星堆出土的太阳轮残件中,能识别出六件个体,直径都在85厘米左右。估计太阳轮是古蜀人常设于神庙中的神器。

青铜太阳轮在出土时,与其它文物的命运一样,被砸碎并经过火烧过,根据残片可大致识别出六件。有关太阳的图案或纹饰,在我国早期岩画和各类文物中,多得不胜枚举。但青铜的太阳轮,目前只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这几件,所以极其珍贵。有人说它是外星人的物品,或者说它是方向盘,不过我看都是我们想的过多了,它可能很简单,只不多是古人对于太阳的崇拜而已。

 

_MG_3857

 

 

_MG_3883

古蜀国之三星堆文化(四)

 

_MG_3756

这部分内容都是存在于三星堆青铜馆中,在这里陈列着三星堆遗址所出全部文物中的精华之最。

_MG_3758-2

第一组:奇秘面具(三星堆青铜面具)

三星堆青铜面具是全世界从古至今众多面具中最富特色的文物群之一,具有浓厚的神巫文化特征与极其独特的审美个性。面具劲拔的线型与峻整的轮廓,合构为天地共成人神浑融的奇伟图像。凸显出庄严雄强之势,张扬着圣洁华贵之美。一幅幅完美神奇的惊世之作,勾勒出古蜀人多姿多彩的想象世界,表达了中国民族超越现实向往未来的诉求。

 

(1)青铜大面具

这款面具高72厘米,宽132厘米,是三星堆出土所有面具中体量最大的一件,出土较残,新近修复。面具系翻模浇铸而成,两耳以钳铸法连接。额间留有方孔,估计原安装有饰物。面具厚重沉稳,端庄谨严,硕大无比,充分体现出神像的无穷威力和古蜀人的高深艺术造诣。

 

_MG_3760

 

 

(2)青铜戴冠纵目面具

面具高82.5厘米,宽78厘米,横断面呈U型,眼耳采用嵌铸法铸造,额间补铸的夔龙形冠饰高68厘米。该面具出土时,尚见眼,眉描黛色,口唇涂朱砂。面具造型意象神秘莫测,风格雄奇华美,在三星堆青铜造像中颇显突出,其完美的造型具有令人荡气回肠的艺术震撼力。

_MG_3774

_MG_3785

 

(3)青铜纵目面具

 

面具宽138厘米,高66厘米。系三星堆出土青铜器中体型最大的两件面具之一。此像眼,耳极度夸张,被人誉为“千里眼”和“顺风耳”。一般认为,此面具的眼睛大致符合史书关于蚕丛“纵目”的记载。

据说当时广汉平原比较缺盐,导致了甲亢的发生。蚕丛很可能是因为得了严重的甲亢,才眼睛向前凸起成为纵目的。我在成都生活了这么多年,其实倒是看到有些成都人的确眼睛有些特殊,极大极亮,大概是继承祖先遗传特征。当然这样的成都人比较少,因为历史上四川人多次遭到大屠杀,曾有多次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据清朝末年《成都通览》记载,“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其中,湖广占25%,河南和山东占5%,陕西占10%,云南和贵州占15%,江西占15%,安徽占5%,江苏和浙江10%,广东和广西占10%,福建山西甘肃占5%。

_MG_3781

 

 

(4)青铜面具

_MG_3773

_MG_3772

_MG_3777

 

 

(5)青铜兽面

_MG_3764

_MG_3765

_MG_3766

_MG_3767

_MG_3768

_MG_3769

_MG_3770

 

 

_MG_3786

_MG_3787

 

 

(6)青铜眼

_MG_3783

_MG_3784

 

 

(7)青铜眼泡

_MG_3778

 

 

 

第二组:神巫群像(三星堆青铜人头像)

 

_MG_3790

三星堆青铜群像作为陈列于古蜀宗庙的庄严像设,既是古蜀国神灵谱系中天神,地祗,祖先神的象征,同时也折射出人间社会的群体关系,代表着国王及巫师一类拥有政治和宗教权力的社会上层人士及由此构成的政治集团。王与巫,人与神,在此复合交融,莫辩彼此,可谓王巫合一,人神一体。他们生动的反映了古蜀先民的原始宗教意识,形象地再现了古蜀国上层统治集团的层级结构。

_MG_3796

_MG_3798

_MG_3799

_MG_3800

_MG_3801

_MG_3803

_MG_3805

_MG_3815

 

_MG_3816

_MG_3817

_MG_3818

 

 

第三组:人神共舞(古蜀祭奠演绎)

 

_MG_3809

_MG_3813

 

 

 

第四组:王者之尊(三星堆青铜人像)

 

(1)群巫之长

在三星堆的人物雕像群中,如果要找一个领袖人物的话,该是本组陈列的“群巫之长”—青铜立人像了。立人像分人像和底座两部分,通高达2.62米。其中底座高0.9米,人像高1.72米。人像头戴冠,身着三层衣服,脚戴足镯,赤足站立。人像的双手极为夸张,呈抱握状,似乎拿有什么东西。整座塑像构思奇特,精美无比,俨然如天神下凡,神威无穷。我们大致推测:大立人像代表的是国王兼大巫师一类人物。在下民眼中,它同时也是“神”。它是集神、巫、王三者身份于一体的、最具权威性的领袖人物。它是神权与王权最高权力的象征。

 

_MG_3832

_MG_3822

 _MG_3831

 

(2)青铜兽首冠人像

 

兽首冠人像残高40厘米,出土时仅存上半身。人像头戴兽首状冠,冠饰颇似大象的鼻子,仪态端庄,表情威严。此人像与青铜大立人像的造型大体相同,而极夸张呈抱握状的双手也和大立人十分相似。从这点来分析,他的身份和大立人一样,应该属于巫师一类的社会上层人物。

_MG_3825

 

(3)青铜小人像

 

_MG_3826

_MG_3827

_MG_3829

_MG_3830

_MG_3833

_MG_3834

_MG_3835

_MG_3836

古蜀国之三星堆文化(三)

第五组:烈火熔金(三星堆冶炼)


中国青铜时代最为光辉灿烂时期,是商周时期。尤以商代后期的各类青铜器最为壮观、最有气势、最具魅力。而三星堆的青铜器,正属这一时期中国西南青铜文化的典型代表。本组陈列有流光溢彩的金叶,有虎虎生威的铜虎,有造型奇特的龙形饰,有气宇轩昂的大雄鸡,更有造型优美无比、林林总总的铜铃……


三星堆青铜器的合金构成可分为五种类型:红铜,锡青铜,铅青铜,锡铅青铜,铅锡青铜,其中以铅锡青铜器数量最大。三星堆青铜器的含铅量普遍较高,古代匠师意在利用铅的易流动性和柔软性,追求青铜器造型的繁复和优美。青铜器是使用范畴法浇铸成型的,采用了分铸,混铸和嵌铸法等,又大量运用了铸接这种联结组合技术,配以套铸,铆铸,嵌铸等各种复杂繁难的工艺。


三星堆的金器大多属于金银二元合金。纯度高达85%左右,另外的15%是银,其它少许微量元素可以忽略不计。金器的铸造过程大致为:采用原始方法淘洗沙金,再使用熔融法冶炼成合金,经人工锤打和碾压而成金带、金皮、金箔等。


古蜀地铜矿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金沙江以及青衣江流域,和成都平原边缘地带,这为本地冶炼铸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青铜人头像内有泥芯(内范),遗址也有类似坩埚的陶器出土,表明当地已拥有大型铸铜作坊。


(1)青铜器


_MG_3698

_MG_3700

_MG_3701


铜挂饰

_MG_3702

_MG_3703


鹰形铜铃(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_MG_3704


花型铜铃(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_MG_3705


虎面纹铜铃(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_MG_3706


带挂架铜铃(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_MG_3707


铜罍

_MG_3722

_MG_3721

_MG_3723


铜怪兽

_MG_3724


铜虎形器

_MG_3725

_MG_3726


铜戈

_MG_3727


铜璋

_MG_3728



(2)金器


中国早期的金器较多地出现于商代,以秦岭和淮河为界,商代中国南北两代地域的金器各成系统,体现出不同的价值倾向。北方金器大多为装饰品,数量和种类不多,且形体较小。南方金器则以三星堆为代表,其制金工艺在中国同期文明中较为杰出。


三星堆金器体现出以锤拓,模压,粘贴,雕刻,镂空等技术为主的工艺特点,不仅种类丰富,量多体大,而且制作精良,功用特殊,应该是作为权力的象征而运用于隆重仪式,以及祭祀典礼的重器。其中金杖,金面罩等文化形式较为接近西亚文明,推测商代中国西南地区与古代南亚,中亚和西亚之间已经存在文化交流。


_MG_3708


金箔虎形饰

_MG_3711


黄金面罩

_MG_3709

_MG_3710


金杖是用金条捶打成金皮后,再包卷在木杖上,出土时尚见金皮内残留的炭化木渣。金杖长1.42米,直径2.3厘米,净重约500克。在金杖的一端,有鱼,鸟,人物等图案。此图案究竟表现何种内容,是古蜀族图腾,族徽的铭记?是希冀通过巫术作用而捕鱼成功的渔猎祈祷图?是描绘胜利者的功绩,或记述某件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金杖或是至高无上的权威标志,即王杖权杖,是王杖的象征?金杖或是大巫师手中的魔杖法杖,是神权的象征?金杖或是集神权与王权于一体的政教合一体制下的王者之器?

_MG_3717

_MG_3713

_MG_3718

_MG_3719



第六组:通天神树

_MG_3731


(1)通天神树

中国古典神话传说中,有许多神树。最有代表性的是东方“扶桑”,中央“建木”和西方“若木”。这些神树与外国古典神话中的“宇宙树”应属同一性质,反映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共同的思维方式与观念意识,一种人类早期对天地自然的认知体系及趋同化的神话宇宙观。


三星堆神树当是古代传说中扶桑,建木等神树的一种复合型产物,其立于大地的中央即“世界中心”,有所谓“登天之梯”的作用,其主要功能之一即为“通天”。三星堆神树可视作上古先民天地不绝,天人感应,天人合一,人神互通之神话意识的形象化写照。


三星堆神树还反映了古蜀人对太阳和太阳神的崇拜,神树枝头的九只立鸟,正是金乌—太阳的写照。太阳及太阳神崇拜是人类诸神崇拜中的主神崇拜,三星堆神树正是太阳及太阳神崇拜的产物。

_MG_3732

这神树是原件放大3.5倍后的精美仿制品。由底座、树及树上的龙组成,底座呈穹窿形。树分三层,每层三枝,共九枝。每一层的三枝是靠后一枝,左右两枝,呈对称布局。左右树枝上分别有二果枝,一果枝朝上,一果枝下垂。向上的果枝上各有一鸟,共九鸟。树干上嵌铸一条绳身马面龙,龙头有一对犄角,龙身有刀状羽翅,前爪匍匐于树座,身尾串连于树干,造型怪异,匪夷所思。全器结构合理,布局严谨,表现出炉火纯青的技艺和极高的艺术境界。

_MG_3752

_MG_3754

_MG_3753


青铜神树残片

_MG_3744

_MG_3745

_MG_3746

_MG_3747

_MG_3748

_MG_3749

_MG_3750



(2)摇钱树

汉代四川地区流行一种带座铜树的随葬冥器,多是表现昆仑山西王母的神话传说,因其挂满铜钱,俗称摇钱树。它与三星堆神树都是用神,树结合为主要构成因素,表示其通神,通天的功能用途。摇钱树以朱雀比喻太阳神。摇钱树铸钱,钱纹多饰光芒,其初始意义仍在象征太阳,树座则有昆仑,灵山,玉山诸神山之意。表达了天地不绝,人神相通之意。

_MG_3737

_MG_3738

_MG_3739

古蜀国之三星堆文化(二)

第四组:以玉通神(玉石器)

_MG_3638_thumb[1]

总的说来,三星堆遗址包括两坑出土的数以百计的玉石器,大致可分为礼器、兵器、用具、乐器、杂器、饰品以及人物及动物造型等类别,其中以礼器及具礼仪用途的兵器和属于祭祀用品的工具居多。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众多玉石器足以证明,三星堆古蜀国已经具有和其国力相适应的臻于完备的宗教礼仪制度。古人以玉作为六器,玉之用,天地四方,无所不包。玉器作为通天,通神之礼器,在古人心目之中具有崇高地位。


所谓六器,为:璧、琮、圭、璋、琥、璜。说法来自于《周礼·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
"以苍璧礼天":用青色玉璧来祭天–天神;
"以黄琮礼地":用黄色玉琮来祭地–地祗;
"以青圭礼东方":用青色玉圭来祭东方之神–青龙;
"以赤璋礼南方":用红色玉璋来祭南方之神–朱雀;
"以白琥礼西方":用白色玉琥来祭西方之神–白琥;
"以玄璜礼北方":用黑色玉璜来祭北方之神–玄武;

_MG_3644_thumb[1]


三星堆出土的玉石器岩石种类较多,岩性复杂。有热变质岩,熔结凝灰岩,含长细砂岩,水云母粘土岩,角闪斜长斑岩等。还有软玉,汉白玉和岫玉,透灰石玉等。初步推测三星堆大部分玉石材料的来源在成都附近的龙门山脉南段,即茂县-汶川-灌县一带。玉石器的硬度很大,其成型过程复杂,大致运用了锯,凿,挖,琢,钻,磨,雕刻以及抛光等一系列工艺,切割方式当时是使用了砣切和线切法。

下面两图为制玉石器使用的原料:

_MG_3647_thumb[2]

_MG_3649_thumb[2]


玉磨石(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

_MG_3641

 

 

(1)玉石礼器

璧象征天,即“以苍璧礼天”;琮象征地,即“以黄琮礼地”;璋是“礼南方”的礼器,主要用于祭山。三星堆出土玉石器中,玉璋数量最大,尤以“鱼形璋”最富特色。璧,璋,琮等都是古代祭祀礼仪中最重要的礼器,其中璧以礼天,璋以祭山,“天山之祭”是古蜀人通灵,通神,通天的主要方式。

璧以礼天

_MG_3639

 

_MG_3657

_MG_3658

_MG_3659

_MG_3660

 

这件大石壁,直径约70厘米,厚近7厘米,重达百斤以上,两三个人搬起来也很吃力。这么大的石壁实属罕见,可谓“石壁之最”了。

_MG_3661

 

玉戚型璧

_MG_3653

 

 

琮以礼地

_MG_3651

 

 

璋以祭山

_MG_3663

_MG_3664

_MG_3665

 _MG_3669

_MG_3674

_MG_3671

_MG_3670

_MG_3672

 

这件玉璋,通长54.5厘米,是三星堆全部玉石器中最具代表性的极品文物,珍贵之处在于它满身都是图案。图案上下两幅对称布局,内容相同,最上一幅平行站立三人,头戴平顶冠,戴铃形耳饰,双手在胸前做抱拳状,脚穿翘头鞭,两脚外撇站成一字形。第二幅是两座山,山顶内部有一圆圈(可能代表太阳),在圆的两侧分别刻有“云气纹”,两山之间有一盘状物,上有飘动的线条状若火焰。在山形图案的低部又画有一座小山,小山的下部是一方台(可能代表祭祀台),山的外侧,一只大手,仿佛从天而降,伸出拇指按在山腰上。第三幅是两组S形勾连的云雷纹。云雷纹下的一幅也是三个人,穿着和手势与第一幅相同,所不同的是这三个人戴着山形高帽,双脚呈跪拜的姿势。第五幅又是两座山,内部结构与第二幅相同,所不同的是山外两侧各立有一牙璋,右边的山头伸出一个状若象勾状物横在两山之间。推测它应该与原始宗教的祭祀仪式有关。从每幅图案上各有四座山,山侧有主要用于祭山的璋,以及人像作拜祭状等情况来综合分析,大概正是“山陵之祭”吧。

_MG_3678

 

这件巨型边璋,它宽约22厘米,长度将近1 .6米,上下端还有残损,估计应再加几十厘米。器身有镂刻的线条纹饰。这么大的边璋,目前仅此一件,堪称“边璋之王”了。

_MG_3666

_MG_3667

  

 

玉瑗

_MG_3656_thumb[1]

 

玉凿

玉凿的形制分为两种,一种断面呈方形抹角或椭圆形,刀口似鲢鱼头钝角;另外一种细长,圆柱体,刃似泥鳅头装。值得注意的是,一号坑出土的玉凿均装在铜罍等容器中,说明这些器物是作为祭品奉献给神灵的。

 

_MG_3690

_MG_3691

_MG_3692

_MG_3693

 

 

(2)玉石兵器

遗址与两个祭祀坑出土的玉石兵器形体宽大,锋刃犀利,应该是在宗教仪式活动中用作依仗的。兵器中戈的数量最多,分为石质和玉质两种。其做工考究,形制精美,风格冷峻,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玉戈

_MG_3676

_MG_3679_thumb[1]

_MG_3680_thumb[1]

_MG_3681_thumb[1]

_MG_3682_thumb[1]

 

 

石矛

_MG_3683

 

玉斤

_MG_3684

_MG_3687

 

玉斧

_MG_3686

_MG_3689

 

石矛

_MG_3688

 

 

(3)玉石饰品

 

三星堆的玉石饰品如串珠,琥珀坠饰等,用料考究,雕琢工细,小巧别致,极富生活气息。其婉秀朴雅之风,展现出崇神时代古蜀人审美情趣的多样性与佩玉风尚。

 

玉管

_MG_3695_thumb[1]

 

玉珠串

_MG_3696_thumb[1]

古蜀国之三星堆文化(一)

古蜀国是大约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316年存在于四川的古国,它在不同时代发展出的文化包括宝墩文化(大约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700年),三星堆文化(大约公元前1700年至公元前1200年),十二桥文化(大约公元前1200年至公元前600年)。古蜀国最后在公元前316年被秦国所灭。


蜀族是一个不同于我们华夏族的古老民族,古蜀人的先祖为为蜀山氏,有人认为蜀山氏和蚕丛氏是从岷江上游兴起的,是古羌人的一个分支。蜀这个字最早出现于商代的甲骨文中,据记载武王伐纣时的牧野之战,鱼凫曾经相助。蜀国的历史在先秦文献中一直没有记载,直到西汉杨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的《蜀王本纪》中才有记载。


记载中古蜀国灭亡前有四个时期。第一时期为蚕丛时期,持续了数百年,对应宝墩文化时期;第二时期为柏灌时期,持续了数百年,对应宝墩文化时期;蚕丛时期和柏灌时期大约是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700年。第三时期为鱼凫时期,持续数百年(大约公元前1700年到公元前1200年),对应三星堆文化时期(三星堆遗址二三期);第四时期为杜宇时期,大约是公元前1200年到公元前600年,对应十二桥文化时期;第五时期为开明朝,共十二世,对应于晚期蜀文化(大约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316年)。


蜀国有巴蜀图语,典型的巴蜀图语是虎纹,手心纹和花蒂纹等,形状非常像装饰性的符号,是一种象形文字,据研究可能产生于古蜀国的开明王朝时期。值得一提的是巴蜀图文是中国八种原始文字之一,其它为:仓颉书(一妖来始,界转卧鸦杈,祭神青脑,祸小马念,师五除扫,幡斋解果,过鼠还魂(刘志一译)),夏禹书(即钟鼎书或蜾匾篆,包含7个甲骨文,5个古彝文;直译为:生地聂子,留皮齐春,新尚往还。),夜郎天书(贵州赫章县彝族古籍,共4480个字),贵州红崖天书(贵州安顺晒甲山崖,数十字),云南东巴文(共有2223个单字,起源于纳西族的东巴经),岣嵝碑文(原刻于湖南衡山岣嵝峰,共77字)和仙居蝌蚪文(又称蝌蚪书,蝌蚪篆;在浙江仙居韦羌山)。巴蜀图文和仙居蝌蚪文一样完全没有被破解。

 

 

(一)三星堆文化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广汉,距离南兴镇4公里的鸭子河畔,离成都市大约40公里。因为古时候在那里有三个起伏相连的黄土堆,有所谓“三星伴月”的说法,因此得名三星堆。


1929年春,广汉南兴镇真武村村民燕道诚在房子周围挖蓄水沟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长方形的坑道,坑里堆满了精美的玉石器。燕道诚和家人把里面400多件玉器藏在家里,一年之后为了脱手,把其中一块玉瑗送给广汉县一个叫做陶宗伯的旅长,这个人之后以军事训练为名开始大肆挖掘。1934年3月15日,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美国人葛维汉和副馆长林名均组建考古发掘队,在月亮湾进行发掘,开始了川西平原考古的序幕,当时共挖出600多件文物。1980年5月四川省考古队对三星堆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发现3000年至4000年前的房屋基址18座,墓葬4座,出土数百件陶器,石器,玉器文物和数万片陶片标本。1986年7月广汉南兴镇第二砖厂的工人在挖砖坯土时,挖断了一块玉环,工人报告给当地的考古队,这里就是三星堆一号祭祀坑。8月四川省考古所在领队陈德安,副领队陈显丹带领下对三星堆进行大规模发掘工作,发现两座与商代同时期的大型祭祀坑,坑内出土了1700多件青铜器、玉器、漆器、陶器等,还有80根象牙,4600多枚当时的货币、海贝、铜贝等。


三星堆遗址根据考古发现分为一期,二期,三期和四期。1980年至1981年第一次发掘时,考古人员把堆积物分为八层。除去表层土(第一层)和间隙层(第五,七层)外,剩余的五层称为“第一至第五文化层”。其中第四,第五文化层(第六,第八层)被划为第一期;第二,第三文化层(第三,第四层)被划为第二期;第一文化层(第二层)被划为第一期。1982年,通过第二次发掘,提出三星堆遗址的第四期。一期为宝墩文化,二三期为三星堆文化,四期为十二桥文化(金沙遗址)。

 

 

序展

 

三星堆遗址主要是两个展馆,一个是综合馆,另外一个是青铜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综合馆。综合馆序展厅里立着两尊铜神兽,原型是三星堆青铜神坛底部动物的造型,两头神兽一正一反,平行站立,表示日月经行,周而复始,生生不息之意。

_MG_3578

_MG_3579

 

 

 

第一组:雄踞西南(古蜀2000年沧桑史)

_MG_3582

 

(1)三星堆遗址一期文化

_MG_3586

一期出土的陶器陶质主要以泥质灰陶为主,出土陶器中大约65%为此类陶质,又包括了泥质青灰陶和灰白陶。其次是夹砂褐陶,另外还有少量不均匀的泥质橙黄陶。器形比较单调,主要是平地器,但也要少量圈足器,大部分皆难以复原。纹饰主要是绳纹,其次是划纹,划纹又包括乐平行线划纹、水波状划纹、几何形划纹,也有在平行划纹上再弄出齿状。另外有少量的锥刺纹和镂孔装饰。这一时期陶器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器口压成锯齿状花边。(维基百科)

 

_MG_3583

_MG_3584

_MG_3585

 

 

(2)三星堆遗址二三期文化

_MG_3587

 

第二期文化包括特色鲜明的陶器和石器。可以说代表三星堆文化特征的典型器物群已经出现。第三期的区别主要是数量比例和个别品种上的区别。陶器陶质变化为主要以夹砂褐陶为主,其次是泥质褐陶。器形比第一期丰富很多,新出现了小平底罐、高柄豆、平底盘等,也出现了少量鸟头形状的勺柄。纹饰以粗绳纹和细绳纹为主,新出现了凸弦纹、附加堆纹、网纹等。石器包括斧、锛、凿、杵和砍砸器,开始出现石壁和石纺车。

_MG_3591

_MG_3588

_MG_3589

 

(3)三星堆遗址四期文化

_MG_3592

三星堆四期文化相当于商代晚期到春秋时期,对应于杜宇王朝。经过长期繁荣后,三星堆古城被废弃,古蜀国南迁。三星堆遗址分布较广的该期文化遗存表明三星堆文化虽然日渐式微,但该地区依然是同时代成都平原最重要的人类生活区域之一。

_MG_3593

_MG_3594

 

 

 

第二组:物华天府(农业与商贸)

_MG_3596

(1)农业

这组陈列主要反映三星堆古蜀国在农业和商业方面的重要成就。大量的家养动物遗骨和塑造乖巧的家养动物造型,说明当时的家畜饲养业已具有一定的规模,而这正是农业发展兴旺的标志之一。而大陶盆、大陶缸、大陶罐等粮食容器和形制各异,用途不一的酒器,则直接表明了当时农业的发展达到了较高的生产水平和收入水平。酿酒的出现,说明已经有了粮食剩余。其酿酒技术也较为进步,据考察,当时已经能生产过滤了酒糟的“清酒”,用于饮用和祭祀。

 

_MG_3597

_MG_3598

 

下面两幅图为酒器

_MG_3601

_MG_3602

 


(2)商贸

 大量海贝、象牙的出土,雕花漆品的发现和衣饰繁复的青铜雕像等情况来看,当时已存在比较明细的社会分工,商品的生产和交换发展,达到了较高的程度。

在文明社会初期,人们在从事商品交换时,大都以海贝作为原始货币,三星堆祭祀坑所出土的数以千记的海贝,应该属于货币性质,而三星堆出土的罕见的铜贝,则有可能属于最早的金属货币之一。三星堆的各类青铜人物雕像服装整齐,衣饰繁复,做工考究,可以看到当时纺织服装业的概貌。大量的象牙除产自本地的可能性之外,也有可能是古蜀国和周边地区商贸所致。

_MG_3607

_MG_3606

_MG_3608

 

_MG_3604

_MG_3605

_MG_3603

 

 

 

 

第三组:化土成器(陶器)

 

_MG_3609

 

这组陈列展示三星堆古蜀国在制陶工艺方面取得的成就。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陶制生活用品数量众多,器型多样,用途广泛,既有体量较大的贮器如瓮,缸,罐,炊器如三足器等,也有小巧别致的食器如盘,盏,饮器如杯等。古蜀人在制作这些生活用品时,不仅注重其使用功能,同时也追求其造型的美观。三星堆数量巨大的鸟头把勺,庞大的酒器群以及颇富特色的高柄豆形器,觚形器,三足炊器等,皆属于实用性和艺术性兼具的陶艺佳品。体现出构思巧妙,朴素大方的总体风貌。这些普通的生活用品向人们展开了一幅几千年前古蜀先民日常生活的生动画卷。


从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的意义上讲,陶器是测定年代和分期以及确定某文化体系的重要标尺。古蜀陶器的基本组合是高柄豆,小平底罐(包括尖底器)和鸟头形把勺等。专业人员就是依据这些典型器物及其基本组合来确定蜀文化内涵及承传关系的。

_MG_3611

_MG_3612

_MG_3613

_MG_3616

 

_MG_3617

 

_MG_3619

 

_MG_3621

 

_MG_3623

_MG_3624

 

_MG_3629

_MG_3630

_MG_3631

 

_MG_3632

 

_MG_3635

大足石刻(七)

四. 大足石刻之北山石刻

 

_MG_2223

北山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县城北的1.5公里处的北山。根据“韦君靖碑”记载,造像最早由静南军节度使韦君靖开凿于唐昭宗李晔(公元867年-904年)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后经历五代,至南宋宋高宗赵构(公元1107年-1187年)绍兴十六年(公元1146年)建成,历时250多年。

 

北山摩崖造像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南区(1-100号)大都是晚唐和五代作品,北区(101-290号)则多是北宋南宋时期作品。现存雕刻4600多尊,其中造像264龛,阴刻图1幅,经幢8座。北山摩崖附近有一座建于南宋绍兴年间的多宝塔,塔内外壁嵌有宋代雕刻100多幅。

 

北山摩崖造像以密宗为主,约占二分之一,其次有三阶教(又称三阶宗、第三阶宗、三阶佛法等。为隋朝信行创立,为附佛外道组织,唐朝后期消亡。该教派以苦行忍辱为宗旨,每天仅乞食一顿。死后弃尸森林,称以身布施。主张只念地藏菩萨)和净土宗等。

 

晚唐时期造像题材有12种类,以观音,地藏合龛和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居多。造像端庄丰满,气质浑厚,衣纹细密,薄衣贴体,有盛唐遗风。宋代时期造像有21种,造像具有人物个性鲜明,体态优美,比例匀称,穿戴艳丽等特点。

 

1. 赵懿简公神道碑(蔡京碑)

 

北山103号窟内壁正中有一块范祖禹(公元1041年-1098年,四川省成都市华阳人,北宋史学家)撰写,蔡京(公元1047年-1126年,福建莆田仙游人)书写并篆额的石碑《赵懿简公神道碑》(公元1019年-公元1090年,赵瞻,谥懿简。陕西省周至县二曲镇辛头寺人),俗称蔡京碑。碑高3.7米,宽1.37米。

 

蔡京为四大书法家(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京)之一。宣和书谱(宋徽宗宣和年间由官方主持编撰的宫廷所藏书法作品的著录著作。全书20卷,著录宣和时御府所藏历代法书墨迹)说其字“严而不拘,逸而不外规矩。正书如冠剑大臣,议于廊庙之上;行书如贵胄公子,意气赫奕,光彩照人。大字冠绝古今,鲜有俦匹。”。

 

蔡京为新党(支持王安石新政一派),在位时曾下令毁掉元祐党人(宋元祐年间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司马光,欧阳修,苏轼等309人为元祐党人)的书籍字画等,所以当他失势之后,元祐党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毁掉了他在全国的所有碑刻和字迹。蔡京书写的神道碑(神道碑是立于赵瞻墓前的碑)也被毁掉,到了南宋孝宗的时候,党争平息,可能是有赵瞻的后人在昌州(大足属于昌州)为官,就把赵瞻的神道碑拓本和古文孝经一起刻在北山之上,因此蔡京的书法得以保留下来,填补了中国书法史的一个空白。

 

清末,大足县贩卖碑贴商人马瞎子,每年拓蔡京碑不下千本,转售它地。为使孤本售得高价,每拓一次,即毁部分字迹,致使此碑字迹残缺甚多,实为千古憾事。

 

_MG_2245

 

 

《赵懿简公神道碑》两旁内外窟壁上刻有范祖禹书写的《古文孝经》,被历史学家马衡(1881年-1955年,辅仁大学教授,中国故宫博物院院长)称为“环宇间仅此一刻”。

 

据说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孝经也遭到焚烧。汉朝建立后,儒生凭记忆写下《孝经》,即《今文孝经》。后来,在孔子旧宅,发现了孝经的原文,则称为《古文孝经》。今文只有十八章,而古文有二十二章。除古文“闺门章”今文没有外,其它内容基本相同,不是古人的记忆力够强,而是经文没多少内容,一共才1800多字。虽说是孔子自作,但是南宋时有人怀疑是后人附会所写,清代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弟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孝经之所以如此神圣,除了传说是孔子著作之外,还因为它首次论述了忠和孝要连接起来,认为有孝道的人才能尽忠,因此孝经也是十三经中唯一获得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御注的经书。

 

_MG_2243

古文《孝经》原文
(底本:享保十七年壬子仲冬朔旦,东都,紫芝园藏版;校订:Sano Daisuke佐野大介,老刘再次校对重写标点)

古文孝经序

konganguo

孔安国(约公元前156年-公元前74年,孔子十一代孙)

 

孝经者何也?孝者人之高行、经常也。自有天地人民以来、而孝道著矣。上有明王、则大化滂流、充塞六合。若其无也、则斯道灭息。当吾先君孔子之世、周失其柄、诸侯力争、道徳既隐、礼谊又废、至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乱逆无纪、莫之能正。是以夫子毎于闲居、而叹述古之孝道也。夫子、敷先王之教于鲁之洙泗。门徒三千、而达者七十有二也。贯首弟子:颜回,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性也。至孝之自然、皆不待谕而寤者也。其余则悱悱愤愤、若存若亡。唯曾参躬行匹夫之孝、而未逹天子诸侯以下、扬名显亲之事。因侍坐、而咨问焉。故夫子告其谊。于是、曾子、喟然知孝之为大也。遂集而录之。名曰:『孝经』。与『五经』并行于世。

 

逮乎六国、学校衰废。及秦始皇、焚书坑儒、『孝经』、由是绝而不传也。至汉兴、建元之初、河间王(原文为河閒王)得而献之。凡十八章、文字多误。博士颇以教授。后、鲁共王、使人坏夫子讲堂。于壁中石函、得『古文孝经』二十二章。载在竹牒。其长尺有二寸。字科斗形。鲁三老、孔子惠、抱诣京师、献之天子。天子、使金马门待诏学士。与博士群儒、从隶字写之。还子惠一通、以一通赐所幸侍中霍光。光甚好之、言为口实。时王公贵人、咸神秘焉。比于禁方。天下竞欲求学、莫能得者。毎使者至鲁、辄以人事请索。或好事者、募以钱帛。用相问遗。鲁吏有至帝都者、无不齎持以为行路之资。故『古文孝经』、初出于孔氏。而今文十八章、诸儒各任意巧说、分为数家之谊。浅学者、以当『六经』。其大车载不胜。反云孔氏无『古文孝经』、欲蒙时人。度其为说、诬亦甚矣。吾愍其如此、发愤精思、为之训传。悉载本文。万有余言、朱以发经、墨以起传。庶后学者、覩正谊之有在也。今、中秘书、皆以鲁三老所献古文为正。河间王所上、虽多误、然以先出之故、诸国往往有之。汉先帝发诏、称其辞者。皆言传曰、其实『今文孝经』也。昔吾逮从伏生论『古文尚书』谊。时学士会。云出叔孙氏之门、自道知『孝经』有师法。其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谓为天子用乐、省万邦之风、以知其盛衰、衰则移之、以贞盛之教、淫则移之、以贞固之风、皆以乐声知之、知则移之。故云、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也。又、师旷云、吾骤歌南风。多死声。楚必无功。即其类也。且曰、庶民之愚、安能识音、而可以乐移之乎。当时、众人佥以为善。吾嫌其说迂。然无以难之。后推寻其意殊不得尔也。子游为武城宰。作弦歌以化民。武城之下邑、而犹化之以乐。故传曰、夫乐以关山川之风、以曜德于广远、风德以广之、风物以听之、修诗以咏之、修礼以节之。又曰、用之邦国焉、用之卿人焉。此非唯天子用乐明矣。夫云集而龙兴、虎啸而风起。物之相感、有自然者。不可谓毋也。胡笳吟动、马蹀而悲。黄老之弹、婴儿起舞。庶民之愚、愈于胡马与婴儿也。何为不可以乐化之。经又云、敬其父、则子说。敬其君、则臣说。而说者以为、各自敬其为君父之道、臣子乃说也。余谓不然。君虽不君、臣不可以不臣。父虽不父、子不可以不子。若君父不敬其为君父之道、则臣子便可以忿之邪。此说不通矣。吾为传、皆弗之从焉也。

开宗明谊章第一
仲尼闲居、曾子侍坐。

子曰:”参先王有至德要道、以训天下、民用和睦、上下亡怨、汝知之乎?“

曾子辟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乎“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原文女)。”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亡念尔祖、聿修其德。”

天子章第二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然后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吕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诸侯章第三
子曰:“居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卿大夫章第四
子曰:“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亡择言、身亡择行、言满天下亡口过、行满天下亡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诗云:夙夜匪解、以事一人。”

士章第五
子曰:“资于事父以事母、其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其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弟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爵禄、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诗云:夙兴夜寐、亡忝尔所生。”

庶人章第六
子曰:“因天之时、就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孝平章第七
子曰:“故自天子以下至于庶人。孝亡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三才章第八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

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谊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训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以德谊、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道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孝治章第九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之心、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圣治章第十
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亡以加于孝乎?”

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助祭。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是故亲生毓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

父母生绩章第十一
子曰:“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谊也。父母生之、绩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

孝优劣章第十二
子曰:“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训则昏、民亡则焉。不宅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志、君子弗从也。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谊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纪孝行章第十三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疾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此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由为不孝也。”

五刑章第十四
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辠莫大于不孝。要君者亡上、非圣人者亡法、非孝者亡亲。此大乱之道也。”

广要道章第十五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弟。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巳矣。故敬其父、则子说。敬其兄、则弟说。敬其君、则臣说。敬一人、而千万人说。所敬者寡、而说者众、此之谓要道也。”

广至德章第十六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弟、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训民、如此其大者乎。”

应感章第十七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鬼神章矣。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必有长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弟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亡所不曁。诗云:自东自西、自南自北、亡思不服。”

广扬名章第十八
子曰:“君子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弟、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闺门章第十九
子曰:“闺门之内、具礼矣乎。严亲严兄。妻子臣妾、由百姓徒役也。”

谏争章第二十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参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命、可谓孝乎。”

子曰:“参是何言与。是何言与。言之不通邪。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亡道不失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亡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亡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谊。故当不谊、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谊、则争之。从父之命、又安得为孝乎。”

事君章第二十一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忠心臧之、何日忘之。”

丧亲章第二十二
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依、礼亡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亡以死伤生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正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为之棺椁衣衾以举之、陈其簠簋而哀戚之。哭泣擗踊、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亨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谊备矣、孝子之事终矣。”

 

 

2. 韦君靖碑

 

编号为二号的韦君靖(生卒年份不详,陕西扶风人,创大足石刻北山造像)碑,碑高2.6米,宽3.1米。由军事判官将仕郎前守静南县令胡密撰文,唐昭宗乾宁二年(公元895年)篆刻。碑文分上下两部左行竖刻,上部53行,共计1440字;下部101行,共计2866字。序署145名节级将校名衔。碑不题名,第一二行署韦君靖累计的官衔,“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使持节都督昌州诸军事守昌州刺史、充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挥、静南军使,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扶风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韦君靖建”。后人称之为“韦军靖碑”。

 

_MG_2221

 

 

3.  毗沙门天王龛

 

编号为5号的毗沙门天王龛,是韦君靖据《毗沙门天王经》镌刻。龛高4.3米,宽2.86米,深1.76米。

龛中毗沙天王头戴大鹏冠,饰牛角形项光,身穿甲胄,脚踏两个夜叉。韦君靖造此像有把自己比作唐朝的毗沙门王之意。

_MG_2225

 

传说唐朝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时,西域各国起兵围困安西城(今新疆库车县),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年-762年)请不空(Amoghavajra,公元705年-774年,密宗祖师之一,开元三大士之一,四大译师之一)施法,请北方毗沙门天王(Vaisravana,即多闻天王)神兵救援。于是毗沙门天王的二儿子独健(据说为二郎神原型之一,哪吒是他侄子或弟弟)显灵,大放光明,同时有金鼠咬断敌军弓弦和铠甲绳。神兵穿着金甲,击鼓声震动三百里,地动山崩,西域兵大败。李隆基大悦,令诸道节度,所在州府于城西北及营寨并设其像供养。唐军中皆多以毗沙门天王形象绘制旗帜,号称是“天王旗”。

 

 

4. 千手观音

第9号石窟为千手观音龛,造像据自《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龛高2.8米,宽2.5米,深1.4米;像坐高2.01米,肩宽0.8米,胸厚0.27米。

正壁刻千手观音,头戴花冠,顶出二道毫光萦绕龛顶二飞天。身着天衣,双足踏莲,善跏趺坐于素面方形金刚座上。肩上两手于冠顶合托一化佛,胸前两手合十,稍下两手置腹下,再下两手置膝施禅定印,其余各手(多残)分执瓶、铃、轮、镜、弓、杵、盾等法器。身后有圆形头光及桃形身光,外饰阴刻火焰纹,内刻手臂多只,以示千手。座下右侧跪一瘦骨嶙峋作求物状之长者,左侧跪一双手捧钵作乞状之饿鬼。龛左右两壁对应刻十方诸佛、文殊、普贤等像。(解说词)

 

_MG_2235

根据徐静波的《观世音菩萨考述》一文考证,早在佛教尚未产生的公元前七世纪,婆罗门教《梨俱吠陀》中已经有了“观世音”,是对孪生小马驹。它作为婆罗门教中的“善神”,象征慈悲和善,神力宏大。它能使盲人双目复明,疾病缠身的人康复,肢体残缺的人健全,不育的女人生孩子,公牛产奶,枯树开花。观世音在吠陀时代受到普遍信仰和崇敬,在整个社会中产生过巨大深远的影响。公元前七世纪,佛教诞生,许多婆罗门教徒加入佛教,把观世音也带入佛教。公元前三世纪,大乘佛教产生,便将婆罗门教中善神观世音正式吸收成为佛教中一位慈善菩萨,称为“马头观世音”,形象仍为一匹可爱的小马驹。

 

公元元年前后,可能考虑到其他菩萨都是人,而观世音菩萨仍然是畜生,便将马头观世音改作人身。敦煌莫高窟第161号窟中,马头观音已经是人类形象,但是头上戴有一顶高大的马头头盔式宝冠(我没见过,也没搜到过,不知道什么形象)。

 

北凉昙无谶(Dharmaksema,公元385年-433年)翻译的《悲华经》介绍了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的来历。《悲华经》记载,阿弥陀佛(无量寿佛)于过去世中曾为转轮圣王无诤念,因听其大臣宝海的劝告而随宝藏佛(宝海之子)修行。转轮圣王有千子,长子不眴,后为观世音菩萨;次子名尼摩,后为大势至菩萨。第三王子王众,即文殊菩萨;第四王子能伽奴(能加罗),即普贤菩萨;第八王子泯图,即普贤菩萨;第九王子蜜苏,即阿閦佛。宝藏佛为宝海摩顶授记,当来成佛,即释迦牟尼佛。

 

据《悲华经》卷二记载,太子不眴在宝藏佛前发愿:“愿我行菩萨道时,若有众生遭受种种苦恼恐怖,退失追求正法的信念和力量,堕落到没有光明的大黑暗处,身心不安忧愁孤独贫穷困苦,没有人可去请求保护,没有依靠也没有屋舍。如果他能够忆念我,称念我的名号,那求救的音声被我天耳所闻,被我天眼所见,如是一切苦难众生,若我不能为其免除如此种种痛苦烦恼,则终不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佛果。”宝藏佛即为他授记:“善男子!汝观人天及三恶道一切众生,发大悲心。欲断众生诸烦恼故,欲令众生住安乐故,善男子!我当字汝为观世音。”。

 

佛教传入中国后,观世音菩萨逐渐演变为女性,至宋代时基本定型。大足石刻中的观音菩萨几乎全是女性形象。

_MG_2236

 

 

5. 释迦牟尼佛龛

第10号石窟为释迦牟尼佛龛。龛高2.8米,宽3.2米,深2米;主像释迦佛坐高1.24米。

 

此龛造像布局为一佛二菩萨二弟子四力士四金刚。正壁中刻释迦牟尼身著袈裟结跏坐莲花台上,双眼微颌下视,宽额颊丰,沉稳平静,头布螺髻(残,经后代泥塑补),左手置膝上,右手上举(残)。身后饰圆形火焰头光及桃形火焰身光。头两侧刻菩提树,并各有一飞天。顶垂莲花宝盖,盖侧又各刻一飞天。佛左右侧侍立迦叶(头陀第一)、阿难(多闻第一)。龛左右两壁各刻观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等像,龛中观音面如满月,眉目清秀,袒胸露臂,肌体丰润,轻纱薄裙之下微见肌体起伏,亭亭玉立,犹如出水芙蓉,唐人所谓“菩萨似宫娃”便是最贴切的描绘,是唐代不可多见的佳作。(解说词)

 

有一点我不明白,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菩萨为文殊和普贤,为何解说词说是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我还是认为他们应该为观音和大势至两位。

_MG_2237

 

 

 

6. 三世佛龛

 

第51号石窟为三世佛龛,建于唐代光化二年(公元899年)。外龛高1.58米、宽2.4米、深1.34米。

 

龛正壁中刻释迦牟尼(现在佛),左刻燃灯佛(过去佛),右刻弥勒佛(未来佛)。三佛间侍立迦叶、阿难。释迦佛背光上方,浮雕二尊相向单跪于祥云之上的飞天。飞天两侧,各有六尊小佛。龛顶悬宝盖,盖侧刻笙、拍板、笛、羯鼓、排萧、箜篌、琵琶、圆鼓、铜钹、法螺、筚篥等诸般乐器。龛左右壁上层各刻文殊骑于青狮背上,普贤骑于白象之上;中层各凿三尊身着俗装的人物像;下层各雕一明王。龛门柱上,各立一袒胸赤足、肌肉凸起、神态刚健威武的力士。(解说词)

_MG_2239

印度哲学中,时空是混淆的,因此三世佛有以空间算的横三世佛,和以时间算的纵三世佛。横三世佛为:中央释迦牟尼佛,东方药师佛(也有说东方阿閦佛),西方阿弥陀佛;纵三世佛为:过去佛燃灯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弥勒佛。

 

_MG_2240

你相信吗,这石碑上刻的是毛泽东同志的《新民主主义论》。文革当时对北山破坏很严重,很多石像被凿掉,菩萨手多的也被锯掉,树大招风啊。

 

 

7. 华严三圣

没有记录,不知道什么名字。看起来似乎是华严三圣,左文殊,右普贤持如意,中间为释迦牟尼。两边站迦叶和阿难。

_MG_2249

 

8. 109窟

没有记录,不知道什么名字。

_MG_2250

 

9. 不知道名字

_MG_2252

 

10. 水月观音

 

应该是113号窟,水月观音。没有记录。

_MG_2254

 

11. 不知道名字

_MG_2255

 

 

12. 文殊菩萨

没有记录,不知道名字。从形象上看似乎为文殊菩萨。

_MG_2256

 

 

13. 观世音菩萨

120号石窟。没有记录,不知道名字。形象上看是观世音菩萨,左侧是善财童子,右侧是龙女。

_MG_2257

 

 

14. 不知道名字

 

_MG_2259

 

 

15. 诃利帝母及乳母

第122号石窟建于北宋靖康元年。为平顶方形龛,龛高1.62米,宽1.1米,深1.13米;诃利帝母像高1.21米,肩宽0.37米,胸厚0.15米;乳母高0.71米,肩宽0.33米,胸厚0.17米。

 

龛正壁刻诃利帝母头戴凤冠,身着华服,足著云头靴,坐于高靠背椅上,怀抱婴儿,形象雍容华贵。左壁外侧盘坐一乳母,头扎发髻,身穿对襟大袖衣,袒胸露乳,怀抱一婴儿作哺乳状,恰似民间妇女。内立一侍女,披发齐耳,耳垂珠串,着宫服。此龛造像已完全中国化、世俗化。

_MG_2262

诃利帝母,即鬼子母。原先只是一个神通很大的饿鬼,后来成为重要的佛教护法神,也是妇女儿童的保护神。

 

传说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饿鬼鬼子母为了养活几百个子女(另说:是一万个子女),便在人间为患,专杀害人间的婴孩作为食物。于是,释迦牟尼施展神力,把它的鬼子女全部以神通带走了(另有说法是只带走了她最宠爱的小儿子),藏在佛的食钵中。鬼子母发现孩子不见了,便以神通上天下地的找,都无法找到自己孩子的踪影,最后只好来向佛求救。佛向她说:“你的孩子被我以神通藏在钵中!现在你也感到了天下母亲对孩子的关切。你天天杀害人间的婴孩,难道你不知道受害小孩的母亲之痛苦吗?如果你发誓永不再杀害人间的小孩,我便把你孩子放出来!”。鬼子母答:“我是以杀害婴孩为食的。如果我不杀害他们,我的孩子吃什么活命呢?”,佛答:“好!只要你立誓永不加害婴孩,我的僧众便从此每天施食予你们!”自此,释迦牟尼佛的僧团便有了每次用餐时先布施食物予饿鬼的传统,而这位受到佛祖慈悲教化的鬼子母,后来被称为“鬼子母神”,也是佛教的重要护法神之一。

 

鬼子母神的前世,是一位与王舍城大众五百人一起参加宴会的孕妇,因跳舞而流产,但五百人竟然弃之不顾(一说是五百人鄙夷孕妇),于是她立誓吃掉全王舍城的小孩,以作为报复。(源自维基百科)

GoddessHaririWithBaby

现在藏于大英博物馆具有犍陀罗风格的鬼子母像

 

16. 华严三圣

没有记录的照片,我猜测为华严三圣,左为文殊菩萨手持利剑,右为普贤菩萨,中间为释迦牟尼佛。

_MG_2264

 

17. 数珠手观音

第125号石窟为数珠手石窟,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年-1162年)。龛高1.27米,宽1米,深0.72米。

 

观音肘悬飘带,裙带清扬,有吴带当风之感。双手交于腹前,俯首含颦,神情妩媚,俗称“媚态观音”,是宋代石雕精品。

_MG_2265

 

 

 

18. 摩利支天

 

第130号石窟建于南宋。

 

摩利支天(Marici,也作摩利支菩萨,摩里支菩萨,摩利支天菩萨,日前菩萨,阳焰天,积光天,威光天,摩利支母,摩利支佛母,具光母,具光佛母,积光母,积光佛母等),是观世音菩萨,多罗菩萨的化身。《佛说大摩里支菩萨经》记载:“(摩利支菩萨)不能见、不能捉、不能禁缚、火不能烧、水不能漂、离诸怖畏、无敢轻慢、一切冤家皆不能侵。”

 

在佛教的造像,摩利支天一般是呈现天女的形像,四面、三目、八臂,座下有金猪。
 

_MG_2267

 

 

19. 水月观音

第133号石窟建于南宋。龛高3.18米,宽2.21米,深3.11米。

水月观音,头戴花冠,身着天衣,左手置膝握数珠,右手斜倚放右膝,左腿横置,右足跷放台面,呈游戏坐式坐于束腰金刚座上。项后刻圆形火焰背光,后壁饰以普陀山,左侧山上立一净瓶。观音左侧,侍立善财;右侧为龙女。窟之左右壁各有二金刚像,皆头鍪顿项,披膊吊腿,身著甲胄,腰束革带,双脚叉开,剽悍威猛,有撼天动地之势。该观音宝冠雕饰华丽,玲珑剔透;胸前、膝间、甚至双袖皆密饰璎珞珠串;披帛、飘带满身,轻拂飞扬,极富工艺装饰之美感。

_MG_2269

 

左壁外侧右金刚三头六臂,怒目圆睁,身著井字形甲片铠甲,上两手举风火轮,胸前一手捧宝铎,左下手抓带,另两手握矛。左壁内侧金刚单头四臂,身著人字形甲片铠甲,上两手持斧或握鞭,下两手握剑或持物。

_MG_2268

 

水月观音,又称为水吉祥观音,《法华经》普门品说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一心观水相化身的称为水月观音。水月观音曾在敦煌千佛洞被发现。

 

水月观音形像有多种。有一种是站立在莲花瓣上,莲花瓣则漂浮在海面,观世音正在观看水中之月。另一种是以莲华坐姿趺坐在大海中的石山上,右手持未敷莲华,左手作施无畏印,且掌中有水流出。此外又有坐相、三面六臂相等种。

Wood_Bodhisattva

宋朝木雕彩绘水月观音像,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20. 转轮经藏窟

第136号石窟建于南宋绍兴十二至十六年(公元1142年-1146年)。为长方形窟。窟高4.05米,宽4.96米,深6.79米。

 

此窟造像是中国石窟艺术中的精品,被誉为"中国石窟艺术皇冠上的明珠"。

 

全窟对称构图,井然有序。窟正中立"转轮经藏";正壁刻释迦佛胁侍观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以及迦叶,阿难;右壁从内至外刻普贤菩萨与日月观音、数珠手观音;左壁从内至外刻文殊菩萨与宝印观音、白衣观音;窟口左右各刻一力士。窟内造像大部分保存完好,宛如新刻。雕刻技法洗炼娴熟,可谓精美绝伦,巧夺天工。刀法准确利落,造型线面并重,装饰味浓,富有民族特色;花簇珠串玲珑剔透,目睹者无不叫绝。其形象、姿态、性格、神情以至衣褶、饰物等,皆耐人寻味。形体有阴阳明暗,方圆曲直之分;线条有长短、粗细、繁简、疏密、刚柔之别,组合变化丰富,有如行云流水,使衣带、褶襞起伏转折,纵横交错,于视觉上使人感受到鲜明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绕窟观赏,有步步移,面面观,色色新之妙。其间,文殊的开朗自负,普贤的温柔典雅,宝印观音的庄重刚直,日月观音的安详自在,如意珠观音的含蓄稳重,数珠手观音的文静秀美,以及戏嬉儿童的天真烂漫等,皆毫无雷同,雕像既具丰富的"人性",又不失为"仙风道骨"的神。

 

_MG_2271

转轮经藏系佛教徒颂经之法器,为萧梁时傅弘首创,其功能是代替诵经。图中镂空的八角形转轮经藏由地及顶,立于窟室中央。其座基为须弥山,其上缠绕蟠龙,龙身长11米。座上置八边莲台露盘,盘上立八龙柱,再上为八角高飞檐顶盖与窟顶相连,上刻祥云簇拥的二三座楼台亭阁。在此窟中,转轮经藏既与窟内造像相辉映,烘托出一种神秘静谧的宗教氛围,又起到了支撑、采光、装饰的作用。

 

_MG_2308

外侧为数珠手观音。此观音身材修长,头戴繁丽花冠,身披天衣,左手提数珠,左手握右腕,赤足立于莲台上。造像恰当利用宝冠上细密的饰物和遍体繁花似锦的璎珞珠串,以及衣纹起伏转折中的平直面,使面部周围线条密集、凹凸不平,从而在繁简疏密的衬托对比下,使面部莹洁娇嫩,恬静秀美,显示出了疏密有致、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观音头上方刻题曰:"在城奉佛弟子王升同政何氏伏为在堂父王山母亲周氏谨舍净财镌妆大圣数珠手观音菩萨一尊永为瞻仰伏愿二亲寿算增延合属百顺来宜五福咸备二六时中公私清吉以丙寅绍兴十六年季冬十二日表庆讫。"

 

内侧为日月观音。此观音结跏趺坐于方形金刚座上,头戴花卉纹饰宝冠,耳垂珠串,胸部璎珞密饰,全身帛带飘逸,极具装饰之美感。身具六手,上两手各托一日月;前左手捧钵,右手捻柳叶;两臂下手一握宝剑,一持长柄龙头斧。面颊丰腴,肌肤光洁细腻,秀眉垂目,鼻棱小口,慈祥和蔼,颇似一中年慈母,成功地表现出中年女性皮下脂肪丰富,肌肤富有弹性的特点。对其面部的细腻刻画,可谓达到了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境地。左立一男侍,右立一女侍。全组造像注重线与面、方与圆、繁与简的和谐统一。

 

最内侧为普贤菩萨(猜测的,太暗看不清楚)。此像侧身跏趺坐于大象背负的双层仰莲台上,头戴方形宝冠,肩披帛带,胸缀璎珞,左手抚膝,右手持如意。脸颊圆润,面相清秀,头略前俯,目光下视,双唇轻翁,嘴角微收,含颦欲笑,呈现出一种似笑非笑的微妙神态,;颈项细长,指如玉笋,给人以娴静、端庄、温柔、秀雅之感,颇具东方女性之特征。莲座下牵引大象的童子,犷悍剽武,面容粗犷。这种一刚一柔的对衬手法,又使童子与普贤在气质上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更加成功地衬托出普贤的清秀文雅,隽逸超凡。

 

_MG_2309

外侧为白衣观音,又称白处观音。白者表淳净之菩提心,胎藏界六观音院之一尊,莲花部之部母。此观音头戴高花冠,身着敝胸天衣,广袖飘坠,胸前及两肘皆饰繁丽璎珞珠串,双手捧摩尼珠于腹前,珠出毫光,袅袅升起,氤氲神秘,达于窟顶。衣饰厚重繁絮,于堂皇富丽中具见静穆庄重。

 

内侧为宝印观音。此观音头戴高花冠。着褒衣博带式天衣。颈下,胸前璎珞珠串繁饰。左手握带置膝上,右手执宝印于胸前,结跏趺坐于束腰金刚座上。裙带飘垂至座前。身后有素面圆形背光及项光。其冠玲珑剔透,手指般大小珠串均以浮雕刻成,距今虽近千年,却完好无损,令人惊叹叫绝。尤为重要者,花冠虽繁复精细,但不琐碎,因为它线面并重,一切细腻的变化都包括在块面中,形成了良好的整体感。

最内侧为文殊菩萨(因为他骑着大狮子,外面有栅栏,实在看不清楚)

21. 不知道名字

 

_MG_2276

 

_MG_2277

 

22. 孔雀明王

第155号石窟为孔雀明王,建于北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为平方长方形窟,窟高3.47米,宽2.9米,深6.03米;孔雀身高1.95米;孔雀明王坐高1.22米,肩宽0.49米,胸厚0.26米。

_MG_2279

 

孔雀明王形象较特殊,一般明王面相呈忿怒形,而此明王却非忿怒形的菩萨相。据唐不空(密宗祖师,开元三大士之一)译《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载:"于内院中心画八叶莲华,于莲华胎上,画佛母大孔雀明王菩萨,头向东方,著白缯轻衣,头冠璎珞,耳饰臂钏,种种庄严。乖金色孔雀王,结跏趺坐白莲华,或青莲华上。主慈悲像,有四臂,右边第一手执开敷莲华,第二手持俱缘果,左边第一手当心掌持吉祥果,第二手执三五茎孔雀尾。”窟中孔雀双腿直立,昂首挺胸,展翅开屏,尾羽上翘,栩栩如生。其尾栩既是窟顶支柱,又作明王背衬。明王跌坐于孔雀背负之莲台上,头戴繁丽宝冠,颈下胸前遍饰璎珞,肩披帔巾。有四臂,上二手一托摩尼宝珠,一托贝叶经;下二手一持麈尾,一拿形似如意之物。其像精雕细刻,其座大刀阔斧,显得韵律别致。除手中嚣物与仪轨略异外,余皆同不空所载仪轨。窟壁上刻千佛。

_MG_2278

 

23. 不知道名字

似乎里面石棺放舍利子的。

_MG_2280_MG_2283

 

 

 

24. 弥勒下生经变相

第176号石窟,建于北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为平顶方形窟,龛高2.72米,宽1.95米,深2.2米;弥勒佛坐高0.78米,肩宽0.34米,胸厚0.24米。刻像173尊。

 

此部造像据《观弥勒菩萨下生经》(西晋竺法护译)。主像弥勒佛居中结跏趺端坐于仰莲台上,头布螺髻,身著佛袍,左手抚膝,右手置腹间。背靠龙头椅(道教中常见),椅背上饰刻菩提树。顶悬七宝盖,盖中发四道豪光。盖上刻大宝楼阁一座,楼前有孔雀;盖侧各刻一飞天,轻盈飞翔。座为束腰须弥座,束腰处刻三狮蹲立,并有乐伎拍板、吹箫等。佛之左右,各刻身著迦裟、双手合十的迦叶、阿难及数十位情态各异的人物形像。窟左右壁,刻菩萨、弟子、文臣武将、男女居士、各式人物、祥禽吉兽等。其内容丰富,雕刻精美,生动地展出了弥勒世界的美好场景。龛右门柱内侧刻题记曰:"本州匠人伏元俊男世能镌弥勒泗州大圣时丙午岁题"。参考它处造像题记,此之"丙午",仍定为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较妥。(解说词)

 

龛左壁上层主像为骑狮文殊菩萨,狮足踏彩云上。文殊两侧有六排像并肩而立,他们代表的便是襄、国王与八万四千大臣。内有文臣武将,居士比丘,男女人物及襄怯王等。右壁主像为骑象踩祥云的普贤菩萨。普贤两侧有造像七排,表现的是襄怯王兰女舍弥婆帝率八万四干彩女出家听佛说法的事迹。以上造像上方,均各有羽扇、日月扇二把,后随仪仗队,计有百余人,场面十分壮观。

中层左壁里侧刻城门紧闭。城门上有楼,门外有一条大道直通窟口。在道路旁有两株大树,枝叶茂密。树下有老少二人歇憩,老者正举右手去攀摘东西。此画面表现的是弥勒世界树上生衣的情景。离大树不远处,即左壁外侧,刻有四人。一位少年向一老者躬身施礼,老者忙以手抚胸,弯腰答礼,另两位侧立其旁。

 

右壁内侧亦刻一城,城门半开,一位妇女倚门而立,凝视远方。城门外大道旁有大树三株,右株树下三人交头接耳。中间树下一人挑担,紧随左株树下骑马、撑伞者前行。这些造像极富生活情趣,展示了翅头城人们的美好生活。(百度百科)

_MG_2286

 

 

25. 泗州大圣窟

第177号石窟,建于北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为平顶方形龛,龛高2.87米,宽2.2米,深2.54米;坐像高1.07米,肩宽0.6米,胸厚0.27米。

 

泗洲大圣头戴披帽,内着交领僧衣,外罩圆领大袍,双手笼于袖内,拱置于腹前,跏趺坐于高方台上。脸庞丰圆,额多纹皱,锁眉合眼,神情憨稚。雕刻大刀阔斧,极为洗炼。龛左壁门内侧上部,刻镌记曰:"丙午伏元俊镌记,丙午年记"。

 

志公像位于窟左壁内侧,头戴披风,著交领窄袖长服。面容清瘦,额有横纹,眼瞪口闭,面带苦色。右手上举,左手拄持一杖。杖头下吊剪、拂帚等物。杖柄上端有一小鼠,作爬状。

_MG_2287

泗州大圣即僧伽大师,何国人(据说在西域碎叶以北),少而出家,为僧之后,誓志游方,始至西凉府,唐龙朔中(唐高宗李治年号,公元661年-663年)南游江淮于泗州(江苏盱眙)建寺,唐中宗李显于景龙二年(公元708年)亲书额为”普光王寺“赐之。为初、盛唐时颇具神异的高僧,曾被召入内道场,赐"证圣大师"。传说中宗曾问万回大师僧:伽大师为何人?,万回大师答曰:观音化身。福州街头巷尾,皆立庙供养,后影响遍及全国。宋朝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宋太宗下令翻建泗州僧伽大师塔。宋雍熙元年(公元984年),太宗又加封僧伽大师“大圣”谥号。据说泗州大圣为恋爱之神,只要在泗州大圣佛像脑后挖下一点泥巴,偷偷洒在对方身上,对方就永远不会变心。

 

宝志禅师(公元418年-514年)即志公,亦称保志。俗姓朱,有说是金陵(今南京)人(解说词),有说是金城(甘肃兰州)人(百度百科),南朝梁高僧,志公为时人尊称。宝志禅师少年出家,至京师道林寺修习禅业,宋泰始年间(公元465年-472年)其行径忽怪诞,居止无定,饮食无常,发长数寸,常赤脚行街巷。执一锡杖,仗头挂剪刀以及镜子,或挂一两匹帛。宝志禅师精于法术,颇多奇言。《梁武帝净业赋序》、《五灯会元》、《高僧传》等均有其载。南京紫金山下灵谷寺最初为南朝梁武帝为宝志禅师兴建的开善精舍,唐乾符年间改名为宝公院,北宋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改名为太平兴国寺,现今为灵谷公园。(听起来跟济公似的)

 

26. 十三观音变相

第180号石窟,建于宋政和六年至宣和四年(公元1116年-1122年)。龛高3.56米,宽3.9米,深3.34米;刻像42尊。

 

正中坐观音菩萨,左右壁各立六尊化身观音像。从中间观音形象看,似乎为水月观音(我的观点)。

 

左壁共有菩萨像六尊。从内至外,第一尊双手于胸前捧钵;第二尊双手于腹前执羂索,头顶莲花中坐一菩萨;第三尊双手置腹前,右手提一小蓝,头顶祥云中一菩萨骑狮(应为文殊菩萨);第四尊左手握带,右手举印,头顶祥云上一菩萨坐莲台,两像间刻题记曰:"县门前仕人弟邓惟明,造画普见一身供养乞,愿一家安乐,政和六年。□壹月内弟子邓惟明";第五尊左手举腹前执一拂尘,右手捧短颈瓶,头顶莲台上坐三菩萨,并刻题记曰:"当州在城,奉佛弟子,等□为同漶,发心就画漶,菩萨一尊漶,表庆。讫,宣和四年";第六尊已残毁。

 

右龛从内至外,第三尊头顶祥云中一菩萨骑象(应为普贤菩萨);第四尊为如意观音,头戴花冠,耳垂珠串,发丝散披于两肩,身饰天衣,胸缀璎珞,双手共持如意,赤足立于莲台上。面目秀美,表情含蓄;第五尊数珠观音,头戴饰以植物纹样的高花冠,披风遮耳,身著繁絮厚重之长裙,胸饰华丽的璎珞珠串,双手持数珠于胸腹间。其身修长,面部恬静,仪容清秀。

_MG_2292

 

 

_MG_2294

 

27. 无量寿佛经变相

 

第245号石窟为无量寿佛经变相。无量寿佛身高0.45米,肩宽0.16米。

 

龛上部表现的是西方极乐世界之盛况。其间刻宝塔、亭台及楼阁等,皆雕梁画栋,栅栏层叠,曲折有致。顶正中刻覆莲宝盖,盖四周有四身飞天头足相连,环绕翱翔。盖左右侧各有一朵祥云,云中刻天乐。左右壁刻八功德池,龙凤拽舟,莲花盛开,殿、台、楼、廊、栏、桥四周林木蓊然,花草竞艳,"行行相植,茎茎相准,叶叶相向,花花相顺,实实相当"。一派"西方庄严数百斑,琉璃作地黄金色,诸天楼阁与天连"的极乐美景。

_MG_2307

 

据说这龛离远了看构成一幅佛的图像,要有缘方可看到。

_MG_2298

 

28. 观音地藏菩萨合龛

第253号石窟,建于五代。龛呈穹窿顶,内壁水平面成半圆形。龛高1.57米,宽1.25米,深0.86米;二像高1.055米,肩宽0.27米,胸厚0.15米。

 

龛正壁左立地藏菩萨,右立观音菩萨。二像顶悬珠网垂幔七宝盖,盖侧浮雕二飞天,身姿轻盈,长带迎风,相向起舞。观音头戴花冠,身著天衣,胸饰璎珞,裙带飘扬,左手下垂提净瓶,右手屈肘上举持物残,赤足立于莲台上。面相饱满丰圆,挺胸收腹,体态婀娜。衣饰轻薄贴体,线纹流畅,富有韵味。地藏憨厚壮实,落落大方。光头无冠,著袈裟,敝胸,耳垂环,左手上举,右下贴体下垂,皆残,赤足立于莲台上,台沿镂刻云纹。身后有圆形火焰纹项光。衣纹多作右斜向,繁简有致。(解说词)

 

龛左右侧壁各刻六朵祥云,云中各有一组造像,为秦广大王、初江大王等十殿阎王及二司。其像或骑马、或拱揖、或捧笏,服饰不一,姿态各异。龛左外壁刻妆銮记曰:"弟子都知兵马使前知昌元永川大足县事陈绍与室家黄氏为淳化五年草乱之时愿获眷尚平善常值圣明妆绘此龛功德云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宋真宗赵恒年间)二月八日修水陆斋表庆谨记。",此龛像虽妆銮于北宋咸平,然以造像风格论,似视为前、后蜀时开凿为妥。

 

早期的地藏王菩萨是在家菩萨装束,相貌慈祥庄严,如敦煌石窟,龙门石窟中形象。唐代之后,地藏王菩萨变为普通的和尚形象。现今地藏王菩萨有两种形象,一种为和尚像;一种为在家像,头戴天冠,身着袈裟,左手持宝珠,右手握锡杖。

_MG_2300

地藏王菩萨本可成佛,但因地狱有无数受苦灵魂,不忍离去,遂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传说新罗(公元前57年-公元935年)王子金乔觉是地藏王菩萨的化身。金乔觉早年为新罗派来的留学生,学习期间对佛教发生兴趣,回国后落发为僧,在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再次来唐之后到九华山修炼。唐贞元十年(公元794年)金乔觉坐化,享年99岁。死后肉身不腐,头发和指甲还继续生长,被认为是地藏王菩萨化身。因此安徽青阳县九华山称为地藏王菩萨道场。

 

 

29. 千手观音龛

第273号石窟,建于前,后蜀;双层龛,外龛高1.86米、宽2.45米、深0.66米;龛内开成两龛,左龛高1.45、宽1.10、深0.34厘米;右龛高1.45、宽0.57、深0.06厘米。经幢高1.21厘米。

_MG_2302

 

_MG_2305

大足石刻(六)

三. 大足石刻之宝顶山石刻(第四部分)

 

16. 观无量寿佛经变相

 

这龛造像亦称“西方净土变”,西方净土变是根据净土宗所奉的净土三经《佛说阿弥陀经》(小阿弥陀经,后秦鸠摩罗什译)、《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十六观经,南北朝畺良耶舍译)、《佛说无量寿经》(大阿弥陀经,汉支娄迦谶译)所刻。

 

《佛说阿弥陀经》为释迦牟尼佛在祇园精舍所宣说,由释迦牟尼不问自说而成的经。前半段说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以及阿弥陀佛的由来和意义;其后劝导众生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最后以六方诸佛劝导众生相信阿弥陀佛以及极乐世界的事迹作为了结。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述频婆娑罗王被逆子阿闍世关了禁闭,他老婆韦提希夫人给频婆娑罗王洗澡,并且给他吃了酥蜜和葡萄浆,频婆娑罗王体力逐渐恢复。频婆娑罗王向遥远的耆闍崛山的释迦牟尼佛敬礼,求大目犍连传授给他八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泆,不妄语,不饮酒,不著华鬘香油涂身,不歌舞观听,不坐卧高广大床,不非时食)。释迦牟尼除了派遣大目犍连之外还派富楼那为他说法。过了21天,阿闍世问守门的人他老爹是不是还活着?守门人告诉了他之前的故事。阿闍世大怒,要杀他娘,被大臣拦着没杀成,改为幽禁。韦提希十分着急,向释迦牟尼求救,释迦牟尼派大目犍连和阿难来到宫中。韦提希夫人表示不想在留在这里了,释迦牟尼给她展示了十方佛刹的样子,供她选择,韦提希夫人选择了西方极乐世界居住。释迦牟尼分十六观的次第,说明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方法,并且提到了上中下三辈九品往生的位阶。

 

《佛说无量寿经》介绍了阿弥陀佛(无量寿佛)所发的诸愿(版本不同,愿王不同,最多是四十八愿),建立弥陀净土接引十方世界众生。以及介绍了西方极乐世界的大概样貌。

 

 

《佛说无量寿经》记载,西方极乐世界(Sukhavati,音译为须摩提,又称“西方极乐世界”、“安乐世界”、“西方净土”、“阿弥陀佛净土”)是由阿弥陀佛负责掌管,由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护持的。彼佛土以其国众生无有众苦(没有三恶道(即畜生、饿鬼、地狱),也没有生老病死苦,更没有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与求不得苦等),但受诸乐,故名极乐。彼极乐国土中,有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又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颇梨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颇梨、车磲、赤珠、马瑙而严饰之。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彼国又有阿弥陀佛所幻化之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鹄、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令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往生此世界之有情,分为菩萨种性之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声闻种性发心之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与虽作众罪乃至犯下五逆十恶却未毁谤大乘之众生所往生之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另外,上品往生者皆为化生往生,下品往生者皆为边城七宝莲花池莲苞中胎生(虽名莲苞,实同宫殿),中品往生者则化生、胎生两者皆有。”

_MG_2186

观无量寿佛经变相上层刻西方三圣和极乐盛况,下层刻三品九生,两侧刻十六观,以饱满的构图,精巧的雕琢,琳琅满目的形象为我们展现了当时人们理想中的西方极乐世界的盛况。

 

在七重栏楯的上方端坐着西方三圣主像,中间为阿弥陀佛,以及其左胁侍观音菩萨和右胁侍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头布螺髻,面目慈祥,表情宁静。观音菩萨头戴化佛宝冠,胸饰璎珞,显示出悲天悯人的气度。大势至菩萨头戴宝瓶冠,身著天衣,气度不凡。二菩萨头顶上方各有十方诸佛并列,背后有祥云缭绕,飞天起舞,青鸟翱翔;左右侧刻有珠楼和大宝楼阁。

 

在七重栏楯的七根莲花柱上,各立有一乐童,他们或横笛吹奏,或手持拍板,或吹箫击鼓,共演法音。其形象乖巧,神态专注,似沉醉在优美的天乐意境之中。

 

在栏楯之下刻着图文并茂的“三品九生图”。铭文言:“上品皆菩萨,中品阿罗汉,下品全凶恶。上品之人,由西方三圣亲自迎入天国;中品之人由菩萨迎入天国;下品之人只要日念弥陀,临终前皈依佛法,经过若干劫后,于莲花之中脱胎换骨而出,方可以佛为师,以菩萨为友,亦可往升天国。”

 

在三品九生图下面的栏杆上,刻有许多荷花童子,他们或在荷叶中露脸窥视,或在莲花上参禅打坐,或在栏杆上嬉戏玩耍,显得天真烂漫。

  

_MG_2190

在三品九生图的左右两边,错落有致地刻着十六观法的图像和偈语,《观无量寿佛经》对每一观都有详细的说明。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所刻的“十六观”主体不再是经书上的韦提希夫人一人,而是社会各阶层人物形象,这充分表现出了当时的主建者对经轨的超越,以及在表现主题思想,在内容、题材取舍方面的创造性。

 

所谓十六观:

初观:观想西方日落,直至闭目、开目皆有落日历历在目。

第二观:观水澄清如琉璃。

第三观:转而粗见极乐国地琉璃宝地、楼阁、华幢样貌。

第四观:观极乐世界宝树、罗网。

第五观:观极乐世界八池功德水。

第六观:总观想极乐世界之宝树、宝地、宝池。

第七观:观七宝莲华座。

第八观:观莲华座上金色佛菩萨像。

第九观:观无量寿佛眉间白毫,现八万四千色身相好。

第十观: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相。

第十一观:观大势至菩萨真实色身相。

第十二观:普观无量寿佛所建极乐世界色相。

第十三观:观西方三圣色身相,主要提及观相念佛方法。

第十四观:观根性上品的上中下三等众生往生并获西方三圣和莲池海会菩萨接引的情况。

第十五观:观根性中品的上中下三等众生往生并获阿弥陀佛接引的情况。

第十六观:观根性下品的上中下三等众生往生并获化佛菩萨接引的情况。并提及由于下品众生多是犯戒、谤三宝以至犯五逆十恶之罪,在临命终时,恶业现前。有幸得到善知识教以持名念佛的方法(由于时间紧迫,所以已不能教以观相念佛的方法),众生因大恐惧而生大信心,称十念阿弥陀佛名号,即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得以往生极乐世界。

_MG_2192

_MG_2193

净土宗是汉传佛教的十宗之一。源自大乘佛教的净土信仰,专修往生西方阿弥陀佛净土的法门而得名。净土(Ksetra,刹,刹土)是清净,没有污染的庄严世界。净土法门在中国起步于汉晋时代的东林寺的慧远大师(公元334年-416年,净土宗初祖),始于北魏昙鸾(公元476年-542年,净土宗始祖),经唐代善导法师(公元613年-681年,净土宗二祖)发扬光大。净土宗不强调艰苦的修行,也没有复杂的理论,声称只要整日念“阿弥陀佛”就可以被接引到达极乐世界了,简单易学,老少皆宜。由于三武一宗(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灭佛,其它教理深奥的宗派都灭绝了,而教理浅显的净土宗反而幸存下来。

 

为什么密宗道场会将净土的故事呢?首先是因为他们教理有广泛的共同基础,比如都信奉他力和易行道(指简单而快捷地达到不退转菩萨地的佛教修行法门)。密教进入中国之后和净土宗相互融合,唐朝的时候,密宗创制的曼荼罗和仪轨也不断吸收净土的内容。其次,只能说宋朝时净土宗太深入人心了,当时净土思想和结社思潮结合迅速在民间展开,参加的人有僧人,居士,包括官僚士大夫和平民百姓。所以,我认为这里不得不造一个净土世界来让人容易理解一些。

 

 

17. 缚心猿锁六耗图

 

这龛六耗图实际上是赵智凤根据傅大士(傅大士是梁武帝时代的一个禅教者,他自称是弥勒降生)的《心王铭》再加上自己的主张刻出来的。

 

在六耗图中,弥勒菩萨怀抱猿猴结跏趺而坐。其左侧竖刻“弥勒化身”四个字,其右侧竖刻“傅大士作”四个字。在弥勒菩萨的胸部有两道毫光放出。靠天堂一边的毫光中出现“善、福、乐”三个字,靠地狱一边的毫光中出现“恶、祸、苦”三个字。意思是众生一切善恶行为由心支配,天堂和地狱仅一念之差,发善心就得福享乐升天堂,发恶心便招祸受苦下地狱。

 

在弥勒菩萨的座下缚有狗、乌鸦、蛇、狐狸、鱼、马六种动物,它们分别代表了人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如果随意与外界接触,就会有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来污染人的情识,迷住人的真性,让人产生各种欲念,导致各种行为,使人“意如野马,奔走无闲;眼如走犬,逐五色村;身如大鱼,常思浊海;舌如狐狸,寻尸即奔;耳如乌鸦,逐空吱起;鼻如毒蛇,常思入穴”。所以六根又被称为“六耗”或“六贼”。莲座下的六种动物都被绳子紧缚着,这表示六根不可放纵,必须“缚心猿、锁六耗”。只有做到这一点,才会使心清静安宁。

造像的上面刻有“了心歌”、“咏心偈”、“锁六耗诗”等。其中 “锁六耗诗”写到“独坐思惟赡部洲,几人作业几人修。不因贪爱因名利,不为新冤为旧仇。意逐妄猿如野马,心随境转似猿猴。多缘执此迷真性,致使轮回不肯休”。意思是说,人们摆脱不了轮回之苦的原因是没有得到智慧和解脱。

 

最下刻有“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十个大字,意思是:普天下之人,能知心明性,理解“心主一切”奥妙道理者无几人。这里的“知”,主要是“自知”而不是“他知”。

 

这龛“六耗图”与前面的“六道轮回图”一起,将佛教哲理有关世界观、人生观、认识论方面的“境与识”、“因与果”等,作了系统的、提纲式的表述,从而构建起宝顶大佛湾宗教哲学的理论框架。(解说词)

_MG_2194

 

 

18. 地狱变相

 

中国本来没有地狱观念,中国的地狱挂念是印度佛教传入之后带来的。但是印度也可能是外来文化带来的地狱观念,据研究地狱的观念同时出现在古印度和西亚,其最初来源可能是位于两者之间的伊朗高原。早在公元前1800年古波斯的拜火教就有这样的描述:末日审判是有一个大火坑,好人在那里被牛奶和蜂蜜浇灌,而坏人则被融化的金属溶液浇灌。有人认为这是东西方所有地狱观念的共同起源,研究古波斯宗教的学者也持此观点。

 

地狱变相最早出现在六朝时期的佛教美术中,石窟中保存下来的地狱造像,除新疆克孜尔千佛洞制作于5世纪中叶的壁画以及吐鲁番伯孜克里克的第17窟内的壁画外,在四川五代、宋代石刻中还有为数不少的石雕作品,但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应该是这里的地狱变相。

地狱为众苦集聚之所,在地狱之门的右上方有一杆巨秤,秤钩上钩着一个“业”字,表示灵魂入地狱时要把生前所作的“业”钩在秤上称一称,看善业和恶业各做了多少。在地狱的左上方还刻有一面“业镜”,以示明镜高悬,量刑公平无私。

_MG_2197

_MG_0147 

中间端坐着地藏王菩萨(Ksitigarbha,因其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以其久远劫来屡发弘愿,而尊为大愿地藏王菩萨),他手托牟尼宝珠,宝珠放出六道佛光,其中两道上天,两道入地,以示其智慧之心上至天堂,怜悯之心下及地狱,他在关注着地狱里的一切受苦众生。据《地藏菩萨本愿经》记载,地藏菩萨在忉利天受释迦牟尼佛嘱托,在释迦牟尼佛涅槃后到弥勒佛降生前这段时间,六道皆由地藏菩萨教化。地藏曾发宏愿“地狱未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因此,在佛门之中,他以“大愿”而著称。

_MG_2200

在地狱的上方刻有十斋日佛(初一为定光佛,初八为药师佛,十四日为普贤菩萨,十五日为阿弥陀佛,十八日为观音菩萨,二十三日为大势至菩萨,二十四日为地藏菩萨,二十八日为毗卢遮那佛,二十九日为药王菩萨,三十日为释迦牟尼佛),他们可为活人提供祈福免灾的机会,在何日念其千遍,可免堕入何种地狱。

 

对应下来刻了十大阎王(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阎罗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转轮王),十大阎王的左侧刻有一速报司,右侧刻有一现报司,从而构成阴曹地府的十二殿。

 

十大阎王(从右至左依次排列,阎王名称根据石碑所写,绝无错别字):

第一殿,秦广大王,二月初一日诞辰,专司人间夭寿生死,统管幽冥吉凶、善人寿终,接引超升;功过两半者,送交第十殿发放,仍投入世间,男转为女,女转为男。恶多善少者,押赴殿右高台,名曰孽镜台,令之一望,照见在世之心好坏,随即批解第二殿,发狱受苦。

第二殿,初江大王,三月初一日诞辰,司掌活大地狱,又名剥衣亭寒冰地狱,另设十六小狱,凡在阳间伤人肢体、奸盗杀生者,推入此狱,另发入到十六小狱受苦,满期转解第二殿,加刑发狱。

 

第三殿,宋帝大王,二月初八诞辰,司掌黑绳大地狱,另设十六小狱,凡阳世忤逆尊长,教唆兴讼者,推入此狱,受倒吊、挖眼、刮骨之刑,刑满转解第四殿。

第四殿,五官大王,二月十八日诞辰,司掌合大地狱,又名剥剹血池地狱,另设十六小地狱,凡世人抗粮赖租,交易欺诈者,推入此狱,另再判以小狱受苦,满日送解第五殿察核。

第五殿,阎罗天子,正月初八日诞辰,前本居第一殿,因怜屈死,屡放还阳伸雪,降调此殿。司掌叫唤大地狱,并十六诛心小狱。凡解到此殿者,押赴望乡台,令之闻见世上本家,因罪遭殃各事,随即推入此狱,细查曾犯何恶,再发入诛心十六小狱,钩出其心,掷与蛇食,铡其身首(包公即善于用铡刀),受苦满日,另发别殿。

 

第六殿,變成大王,三月初八日诞辰,司掌大叫唤大地狱,及枉死城,另设十六小狱。忤逆不孝者,被两小鬼用锯分尸。凡世人怨天尤地,对北溺便涕泣者,发入此狱。查所犯事件,亦要受到铁锥打、火烧舌之刑罚。再发小狱受苦,满日转解第七殿,再查有无别恶。

 

第七殿,太山大王,三月二十七日诞辰,司掌热恼地狱,又名碓磨肉酱地狱,另设十六小狱。凡阳世取骸合药、离人至戚者,发入此狱。再发小狱。受苦满日,转解第八殿,收狱查治。又,凡盗窃、诬告、敲诈、谋财害命者,均将遭受下油锅之刑罚;

 

第八殿,都市大王,四月初一日诞辰,司掌大热大恼大地狱,又名恼闷锅地狱,另设十六小狱。凡在世不孝,使父母翁姑愁闷烦恼者,掷入此狱。再交各小狱加刑,受尽痛苦,解交第十殿,改头换面,永为畜类。

 

第九殿,平正大王,四月初八日诞辰,司掌丰都城铁网阿鼻地狱,另设十六小狱。凡阳世杀人放火、斩绞正法者,解到本殿,用空心铜桩,链其手足相抱,煽火焚烧,烫烬心肝,随发阿鼻地狱受刑。直到被害者个个投生,方准提出,解交第十殿发生六道(天道、人道、地道、阿修罗道、地狱道、畜生道)。

 

第十殿,转轮大王,四月十七日诞辰,专司各殿解到鬼魂,分别善恶,核定等级,发四大部州投生。男女寿夭,富贵贫贱,逐名详细开载,每月汇知第一殿注册。凡有作孽极恶之鬼,着令更变卵胎湿化,朝生暮死,罪满之后,再复人生,投胎蛮夷之地。凡发往投生者,先令押交孟婆神,酴忘台下,灌饮迷汤,使忘前生之事。

_MG_2199

十八种地狱(由右至左依次排列) :

(1)刀山地狱:一鬼卒提一人扔上林立的刀山,刀刃穿其身而过;

 

(2)油锅地狱:一大油锅置于猛火之上,一马面卒正持叉搅拌,锅内尸骨累累。旁边有一人被鬼卒抓住头发正准备往锅里扔,那人吓得赶紧捂住双眼,以示惨不忍睹;


 

(3)寒冰地狱:二男子赤身蹲于冰雪之中,冻得龇牙裂嘴、肌肉萎缩、浑身乱颤,其造型相当生动;

 

(4)剑树地狱:有二人被万剑穿身,痛苦至极;


 

(5)拔舌地狱:一人被反捆于柱上,一鬼卒正在用力拔其舌;
_MG_0149

 

(6)毒蛇地狱:一人正被毒蛇缠咬,旁边有一人见状,以袖遮头,吓得魂飞魄散;


 

(7)剉碓地狱:把人剉碓得肢体断裂,腹破肠出;

 

(8)锯解地狱:把人的两腿分开倒吊于架上,两鬼卒分执锯之两端,正用力拉锯;


 

(9)铁床地狱:烈火把铁床烧红之后,把人像烙饼一样放在上面烙。铁床边有一人用手抚背表灼痛难忍,床下有一吹火鬼正用火筒对着灶门拼命吹火;

 

(10)黑暗地狱:一鬼卒提一人,正执锤击其双眼。旁边有一对双目失明的夫妇正在摸索而行;

 

(11)粪秽地狱:此地狱深有万丈,污秽不堪;
 

(12)矛戟地狱:一人单腿跪地,双手反缚于柱上,一马面卒正手持戟破穿其肚;

 

(13)镬汤地狱:一鬼卒提着一人正往沸腾的锅里扔;

 

(14)铁轮地狱:一铁柱上置二铁轮,轮中夹一被捆之人,鬼卒正用匙舀铜汁灌入其口;下面还有一人在辗槽内被铁轮所辗,正作哀号状;

 

(15)刀船地狱:一船内刀剑密树,刀尖上戮有三人,痛苦万状,上面刻有“自作自受,非天与人”八个字。碑上刻有“大藏佛言,佛告迦叶,一切众生养鸡者,入此地狱”。在刀船地狱的上方,匠师雕刻了一位美丽、善良、淳朴的农家养鸡女的形象。她发髻双挽,脸上弥漫着一种含苞欲放的微笑,正迎着晨光掀开鸡笼放鸡出来。首先出笼的两只鸡在争啄一根蚯蚓,其他的鸡都在争光恐后地往笼外钻……。整个画面洋溢着一种清新的乡土气息,充满了农家生活情趣。养鸡女的形象更是被刻得传神入微,人们总被她那美好的形象和幸福的喜悦所征服。养鸡的生活琐碎而又细致,动作又不显眼,画面所表现的时间就只有那一霎那,要刻画出这样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谈何容易!

_MG_0151

 

(16)饿鬼地狱:有一饿鬼正在食人,旁边有一人惊恐万状,拱手祈祷;
_MG_2201

(17)铁围山阿鼻地狱:入此地狱便永世不能超生赎罪。“阿鼻”的意思是指无间断的痛苦。

 

(18)截膝地狱:有一男一女持杯捧坛,正在劝一比丘饮酒。酒香诱人,比丘心里想喝,但又怕犯戒,所以侧着身子,手半伸半缩,想接又不敢接,其形象极为生动有趣。工匠师通过对他形体细微动作的刻画,充分表现出了比丘的矛盾心理,让人一看就知道面对这杯酒,他正在做激烈的思想斗争。下面有一劝酒男子被反绑着,一鬼卒正抓住他的脚踝,举刀砍其膝;一沽酒女被拔舌,剜眼、砍手、截足,令人怵目惊心;另有一青年男子酒后乱伦,杀戮其父,淫匿其母,母与外人共通,又担刀害之。入地狱后项戴枷锁,枷上写着“三为破斋并犯戒,四为五逆向爷娘”,这男子指着一行字“不信佛言,后悔无益”。据《大藏经》言──佛告迦叶:善哉,不饮酒者是我真子,即非凡夫。善饮酒者,或父不识子,或夫不识妻……或姊不识妹,或不识内外眷属……旁边这组雕像便是据以上说法而刻的。


一为夫不识妻:丈夫喝得酩酊大醉,摇摇晃晃袒胸而归,其妻前去挽扶,他却揪住妻的头发。匠师们把丈夫那种两眼无光,全身乏力,昏蒙蒙的醉鬼形态刻画得非常成功;
二为父不识子:醉眼惺松的父亲敞怀斜坐于床上,对躬身请安的儿子置之不理,似不相识;
三为兄不识弟:哥哥醉酒后仰坐于地,对前去掺扶他的弟弟破口大骂;
四为姊不识妹:姐姐喝醉后步伐蹒跚,妹妹上前掺扶,姐姐头偏一方,推却作不识状。

工匠师们打刻这四组造像的目的是为了告诫众生:酒本无性,但酒后乱性,故当戒之。让人们在清醒时看到自己醉酒时的丑态,然后引以为戒。这些酒后昏乱,目不识亲的醉酒人都被匠师位刻画得神情恍惚,目光朦胧,醉态可掬。如果没有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高超的艺术手法,是很难处理得如此真实动人的。这四组情节,从人物表情动态、性格特征的刻画到动势关系的组合,以及刀法的洗炼概括来看,都堪称艺术佳品。人们称之为“戒酒图”。 
_MG_2198

 

 

祖师说法图

据说此人是赵智凤。其像左右竖刻偈语:"天堂也广地狱也阔,不信佛言且奈心苦;吾道苦中求乐,众生乐中求苦"。

_MG_0150


 

19. 一碗金一碗饭(没注意,未拍照)

 

    说的是一对夫妇老来得子,视为掌上明珠。一天,母亲拿出一碗金子和一碗饭给孩子选。孩子就知道吃饭好,不知道金子有什么用,因此选了饭而不选金子。

    碑上刻了一句话“无明众生亦复如是”,意为我们芸芸众生就知道吃饱饭满足一时之欲,而不懂最有价值的东西,比如佛法。

 

 

20. 柳本尊十炼图

 

柳本尊是唐末五代时在四川弘传瑜珈密教的一代祖师,相传他生于柳瘿,是从柳树疙瘩里生出的,因为“数至神异,人不敢称其名”,故号柳本尊(本尊就是佛教的祖师)。

 

据考证,柳本尊生于唐大中九年(公元855年),卒于后晋天福七年(公元942年),为嘉州(乐山)人士。他自唐光启二年盟于佛,承袭唐金刚顶瑜伽部密教,专持大轮五部密咒,活动在川西一带,并在汉州弥牟设立中心道场。他自残所谓的十炼都有具体的年、月、日、地点和证明人。由于柳本尊对自己实在太狠了(十炼,包括炼阴,是一种什么境界啊?!),在当时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蜀王王建曾召他入宫,供养三日,并赐封为“唐瑜伽部主总持王”。

柳本尊十炼图,全图可分为四层:

最上层的是五方佛和四菩萨,均结跏趺坐于小圆龛内。正中是中央佛毗卢舍那佛,左右是南方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东方阿閦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五佛皆螺髻,金身,面相近似。五方佛两边有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大势至菩萨。四菩萨皆戴冠,著袍,手合双十。

_MG_2205

 

中层表现的是柳本尊苦行修炼的十则故事,称为“十炼图”。正中莲台上坐主像柳本尊,头戴四方平顶巾,身著人字领对襟衫,作居士装束;正腭有长须三绺,眇右目,缺左耳,断左臂,左袖软搭于膝上,右手举胸前作说法状;方巾中现小毗卢佛一尊,以示柳为在世之毗卢遮那佛。

 

柳本尊像肩部两侧,各有五组造像,此即“十炼图”:炼指、立雪、炼踝、剜眼、割耳、炼心、炼顶、舍臂、炼阴、炼膝。

 

唐末五代正值战乱,天下瘟疫盛行,民不聊生。柳本尊以自残苦行的方式来弘化密教,表现出一种“为普渡众生而忍受各种苦难,以拯救苦难中的黎民百姓为己任,全心全意舍己为人”的精神。当时的汉州刺史赵君欲试其真假,差人去请眼,诈云作药。居士面无难色,即持戒刀,剜一目,付差人,刺史诚服,投身忏悔。此事叫“剜眼”。

_MG_2209

 

中下层为柳本尊文武仆从侍卫图,共有十七位人物。其中,有著朝服,戴展脚幞头,双手执笏的文臣;有着铠甲,戴盔,手持宝剑的武将;有厌恶尘世,欲举刀削发为尼的女弟子;有穿对襟长衫,双手捧盘的女居士;有首戴方巾,着斜襟长衫,双手捧经书的男居士等。

最下层是十大明王像。明王们或一首四臂,或三头六臂,皆怒目攒拳,筋肉努张,威烈雄壮,充分显示出男性那种无穷无尽的潜在力。十大明王像大都是未完工的粗坯,显示出块状的大面和豪放流利的凿痕。据南山的一块刻于公元1250年的石碑上记载:“大足素无城守兵卫,狄难以来,官吏民多不免焉,存者转徙,仕者退缩……”“狄”是指元兵。公元1234年之后元兵开始进攻南宋,公元1236年至1240年期间数次攻到重庆,大足的官吏大多闻风而逃,宝顶山的僧侣百姓也不例外,因而猝然而止留下了这些粗坯。

_MG_2206

_MG_2210

大足石刻(五)

三. 大足石刻之宝顶山石刻(第三部分)

 

11. 孔雀明王经变图

孔雀明王和千手千眼观音加上释迦牟尼涅槃图构成了大佛湾的核心。

_MG_2172

明王(Vidya-raja,又称金刚明王,持明王,忿怒尊,威怒王),是佛教的护法,属于天界的天人。密宗的修行者常常以明王为本尊,认为明王是真言陀罗尼的持有者。女性的明王称为明妃,通常是明王的老婆。

 

据说明王是佛,菩萨用以降服妖魔的忿怒化身,并且教化,调服不信从佛法的刚强众生,使用善巧方便方法以大威力大忿怒相令其敬畏降伏,皈依佛法。有所谓的“刚强众生难以用说法柔顺调伏,须以威猛教令强制调伏之。”,翻译过来就是说跟你来软的不行就来硬的,直到打到你服为止。

 

孔雀明王(Mahamayuri-Vidyarajni,摩诃摩瑜利罗闍),即佛母大孔雀明王。依《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所载:(孔雀明王)头向东方,白色,着白缯轻衣。头冠、璎珞、耳珰、臂钏,种种庄严,乘金色孔雀王,结跏趺坐白莲华上或青绿花上,住慈悲相。有四臂,右边第一手执开敷莲华,第二手持俱缘果,左边第一手当心掌持吉祥果,第二手执三、五茎孔雀尾。”

 

有所谓五大明王之说,为别为:

不动明王(Acalanatha-Vidyarajni,镇守中央方位明王,毗卢遮那佛化身);

Fudō_Myōō-不动明王

降三世明王(Trailokya-vijayaraja,镇守东方方位明王,阿閦佛化身);

Gozanze_Myo_o-降三世明王

军荼利明王(Kundali-Vidyaraja,南方方位镇守明王,宝生佛化身);

Gundari_Myo_o-军荼利

大威德明王(即大威德金刚Yamantaka,镇守西方方位明王,文殊菩萨化身,部分日本东密认为是阿弥陀佛化身);

2-2-07a-大威德金刚

金刚夜叉明王(即火首金刚Ucchusma,镇守北方方位明王,不空成就佛化身);

Ususama-金刚夜叉

 

另外需要了解的是和我们通常理解不同,佛教认为众生在六道(天道、人间道、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十界(佛、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和地狱)之中轮回,不会永恒存在于一界一成不变,天人寿命虽然很长但也有尽头,之后还要进入轮回,堕回人间乃至地狱。天人死前会有五种征状:衣裳垢腻、头上花萎、身体臭秽、腋下汗出、不乐本座,称为“天人五衰”。

 

 

12. 毗卢道场

       此窟宣扬的是毗卢遮那佛为众弟子讲经说法的故事,毗卢遮那佛在此所讲之法为华严万行万德(华严者,以菩萨万行为因,则华严万德为果)。由此演绎出后面四部阐发德行义理的经变相。

         

_MG_2174

_MG_2176

 

窟壁正中以高浮雕的形式刻着一转轮经藏,中间端坐着毗卢遮那佛,他手结菩提印,口吐文理之光,密传真言,直入诸佛菩萨之耳。

_MG_2175

 

 

13. 报父母恩重经变相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唐般若译,简称心地观经)提出了四恩的说法:父母恩,众生恩,国王恩,三宝恩。

父母恩:

”父有慈恩,母有悲恩。盖父母长养之恩,广大无比。若有男女背恩不顺,死即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有男女孝养父母,承顺无违,常为诸天护念,福乐无尽。纵能一日三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尚未能报一日之恩也。 “

众生恩:

”即无始来一切众生轮转五道(天道。人道。鬼道。畜生道。地狱道) ,于多生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以是因缘。诸众生类亦有大恩,犹如现在父母,等无差别也。“

国王恩:

”国王福最胜。虽生人间,得自在故。于其国界山河大地尽属国王,一人福德,胜过一切众生之福。又以正法治世,能使众生悉皆安乐。若王国内一人修善,其所作福七分之中,修善之人自得五分,国王常获二分,以依于王而得修善故也。王若以善法化世,诸天善神常来守获。若有恶人而生逆心,于须顷,福自消灭,命终当堕地狱,备受诸苦。所以者何,是诸众生由不知国王恩故,起诸恶逆,得如是报。若有人民,能行善心,敬辅仁王,尊重如佛,是人现世安隐丰乐。所以者何,一切国王,于过去时,会受如来清净禁戒,常为人王安隐快乐。以是因缘,违顺果报,其速如影随形,如响应声也。 ”

三宝恩:

“三宝(佛法僧)利乐众生,无有休息,功德宝山,巍巍无比。福德甚深,犹如大海,智慧无碍,等于虚空。一切众生,由烦恼业障,沉沦苦海,生死无穷。三宝出世,作大船师,能截爱流,超升彼岸,故恩难报也。

 

 

报父母恩重经石刻内容是以中间一对夫妇“投佛祈求嗣息”展开,左右各有五组雕像。

_MG_2179

_MG_2177

 

(1)左侧五组为(来自解说词):

第一组:怀胎守护恩。

一位孕妇正坐着保胎,旁边立有一侍女端着一碗或许是汤。表现了母亲怀胎、护胎的精心;


 

第二组:生子忘忧恩。

这组造像生动地刻出一对夫妇亲密相攀,正喜气洋洋地逗孩子玩耍。此时此刻,一切不如意之事皆抛于脑后,孩子的到来使家里充满了无限的温馨和乐趣;

 

第三组:推干就湿恩。

孩子晚上尿床了,妈妈正支起身来,小心翼翼地给孩子把尿,然后把孩子放在干处,自己睡在孩子尿湿的地方,表现出母亲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悉心的照料;

第四组:洗濯不尽恩。

孩子的洗濯之事大多是落在母亲的肩上,母亲虽每日辛苦搓洗,但只要看看孩子,听听他们的笑声,便觉得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了;

 

第五组:远行忆念恩。

孩子背着褡袋,扛着伞,告别父母即将远行。父母扶杖送别,千叮咛万嘱咐,依依难舍。老头子显得要稍微理智一点,送儿千里终有一别,他正用手悄悄地去碰老伴,意思是:唉,老伴,差不多了,天色不早了,儿子的前程要紧,咱们是不是该回去了……老伴扭过头来,满脸不服气的样子,捣了老头子一肘子,意思是:你懂什么,儿子不是你生的,你就是不知道心疼!工匠师抓住这一瞬间人物的表情把他们打刻了上去,生动地再现了慈母那种“意恐迟迟归”的情怀。下面的碑文写到:“恐依门庭望,归来莫太迟。”。告诫儿女不要久久不回,免得父母倚门盼望。

_MG_0143_MG_0142

 

(2)右侧五组为(来自解说词):

第一组:临产受苦恩。

怀胎十月,一朝分娩。孕妇被侍女搀扶着,以手抚肚,咬牙作痛苦状。她身下半蹲着一位接生妇,正扎衣卷袖准备接生。旁边有一端公(神汉)手执令牌,口中念念有词,为产妇驱邪。古人常把生日称“母难之期”,可见母亲生孩子之不易;

第二组:咽苦吐苦恩。

母亲吃粗茶淡饭,哺育孩子的却是甘甜的乳汁。吃东西先尝味,好吃的给孩子,难吃的留给自己,表现出母爱的无私;

第三组:哺育不尽恩。

一位母亲正袒露双乳给孩子喂奶。碑文刻有颂词:“不愁脂肉尽,唯恐小儿饥”;

第四组:伪造恶业恩。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父母为儿女杀猪宰羊热闹地办婚事。按佛教教义所说,杀生是造恶业。父母宁愿自己入地狱受苦,也不愿让儿女沾杀生之罪名;

 

第五组:究竟怜悯恩。

“究竟”为极至、最高之意,“怜悯”就是爱的意思,(佛教不提倡“爱”,因为爱什么就想得到什么,他们认为爱和贪没有区别。他们提倡对世间万物要同情和怜悯。)“究竟怜悯”的意思就是最高的爱。父母对儿女的爱是人世间最崇高,最无私的爱。儿女又应该用怎样的孝道来回报自己的父母呢?很多人都认为让父母吃好穿好,享受一下就行了,但佛家认为这并不算尽孝。那么如何才算尽孝呢?这组造像给了我们答案:画面上,老父母横排并坐,儿子跪在他们面前,父亲正指着儿子,神情严肃地进行教育。上有碑文写:“百岁惟忧八十儿,不舍作鬼也忧之,观喜怒常不犯慈颜,非容易从来谓色难。这是原原本本的儒家说教,“色难”出自《论语·为政》中的“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即“承顺父母颜色,此事为难,故曰色难”。可见,能做到时刻观察父母的脸色,顺承父母的心意来行事,才是对父母最高的“孝”。

_MG_0141

 

 

14. 雷音图

      “雷音图”是佛教密宗的祈雨坛仪,它借助道家的风、雷、电、雨、云诸神来表现自然神力。风伯头戴幞头,飘衣扬袖,髯须怒张,足跨弓步,正挟持着一个巨大风囊凌空布阵。造像动作夸张,大有气吞万里之云的气势;雷公兽首人身,手持巨槌,正旋转猛击七面连珠鼓;电母表情威严,她直立于云端,正持镜闪电;云叟身披云罩,仰脸鼓腮,手指上方,作吐云布雾状;雨师为一慈祥老者,骑着一条飞龙,左手端盘,右手持拂,作随云施雨状。
_MG_2180

在雷音图的下还刻有二人,一人仰天而躺,一人匍伏而卧,皆被熊熊火焰所围,面露恐怖痛苦之色。在这里佛教借助大自然的威力来推崇它的道德规范,惩罚忤逆不孝之子。

_MG_2181

 

 

15. 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

龛顶齐檐上书“假使热铁轮于我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

 

龛正中刻释迦牟尼半身像,左手持钵,右手结印,由头顶上冒出毫光一道,内现天宫,上书"协利天宫"四字;左右壁上,刻天、人、阿修罗、地狱、畜牲、饿鬼等图像。

 

佛像腹部之下,刻有三圣御制佛牙赞碑,碑背面为石函。碑末指明,此碑旧刻于庐山乾明寺。碑文曰:

太宗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宋太宗赵匡义)颂:功成积劫印文端,不是南山得恐难。眼睹数重金色润,手擎一片玉光寒。炼明百火精神透,藏处千年莹彩完。定果熏修真秘密,正心莫作等闲看。

真宗膺符稽古成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宋真宗赵恒)偈:西方有圣号伽文,接拘垂慈世所尊。常愿进修增妙果,庶期饶益在黎元。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宋仁宗赵祯)赞:三皇掩质皆归土,五帝潜形已化尘。夫子域中夸是圣。老君世上亦言真。埋躯又见空遗冢,何处将身示后人。惟有吾师金骨在,曾经百炼色长新。

 

三圣御制佛牙赞旧刻在庐山西林乾明寺。

_MG_2185

 

这龛造像表现了释迦牟尼前世和今生行孝的故事。由《大方便佛报恩经》和《净饭王般涅槃经》等杂合而成,主要根据《大方便佛报恩经》而作的。

 

《大方便佛报恩经》共分为九品:

序品:讲述阿难路遇婆罗门乞讨供养父母的故事。为《报恩经》的缘起部分;

孝养品:讲须闍提太子割肉济养父母的故事;

对治品:讲转轮王以身剜于孔,燃千灯,以求正觉的故事;

发菩提心品:讲佛在过去世因七情六欲而坠地狱,后发菩提心脱离地狱成佛的故事;

论议品:讲忍辱太子挖眼、抽髓救父王,以及鹿母夫人的故事;

恶友品:讲善友太子入海取摩尼珠故事;

慈品:讲大光明以头施敌国,一大臣不忍见而先王自刎尽,以及五百盲贼,华色比丘尼的故事;

忧波离品:有关戒律的说教;

亲近品:讲金毛狮子坚誓的故事。

 

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采用了"序品""孝养品""对治品""论议品""恶友品""亲近品"六品中的部分内容。其中,"论议品"中鹿母夫人的故事,"亲近品"中金毛狮子坚誓的故事等没有选用。

 

以下详述来自百度百科等,错别字极多,部分经过我的矫正。

 

(1)六师外道谤佛不孝图

此故事见于《报恩经·序品》。刻于左壁下层。石刻中六师外道中的富兰那·迦叶(道德否定论者)以右手食指指着孝子,讥讽佛教不孝。未伽梨·俱舍梨子(裸行托钵教团生命派始祖)左手按胸,举右手大拇指于胸前,满面喜气,以示赞同。删闍夜·毗罗胝子(怀疑论者)以手击拍板,微翅右脚尖合拍,欣喜若狂。阿耆多·翅舍钦婆罗(顺势论)开怀大笑,长袖飘飞,手舞足蹈。迦罗鸠驮·迦旃廷(七要素说)左手抱卑鼓,右手敲打,幸灾乐祸。第六位尼乾陀·若提子(耆那教始祖)未刻出。另在迦罗鸠驮·迦旃廷上方刻婆罗门之女旃遮摩耶。她黑发高簇,头微右侧,独奏横笛,神情专注,被俗称为吹笛女。

 

榜题云:“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耆闍崛山中,大众围绕。时阿难入城乞食,城中有一男子,孝养父母,家财荡尽,担父母行乞,好者奉亲,恶者自食。阿难偈赞男子供养父母,□时难及。有六师徒,执着邪论,残灭正法,心怀嫉妒,语阿难言:"汝师释种,自言善好,有大功德,唯有空名,而无实行,舍父出城,不识恩分,是不孝人。"阿难闻已,心怀惭愧,诣佛白言:"佛法中颇有孝养父母不?"佛言:"谁教汝问?"阿难言:"乞食逢六师徒,见毁骂辱,如上所陈。"世尊微笑,放五色光,至十方如来所。彼国菩萨同音:"何缘有此光明?"彼国佛言:"有娑婆界佛号释迦,为大众说《大方便佛报恩经》,欲令众生孝养父母,故放斯光明。"尔时如来身中现五趣身,一一身中现无量微尘数不思议形类,一切众生具足受身。以受身故,一切众生曾为如来父母,如来亦曾为一切众生作父母。故常修难行、苦行,难舍能舍,勤修精进,具足万行,不休不息,心无疲倦。为孝养父母故,今得速成无上菩提,由孝德也。”

 

大意是说阿难入城化缘,看到一男人因为养父母亲家产荡尽,却仍用担子挑着父母沿街乞讨。乞讨来的吃的,好的给父母,坏的自己吃。有六个师徒迎面而来(六师外道指佛教以外的其它印度宗教)。他们指着这个男子,对阿难说:“你老师自称是个善良的好人,有大功德,其实是一个沽名钓誉之徒,舍弃父母修行,实在不孝顺!”阿难听了惭愧不已,问释迦牟尼:佛法可有关于孝顺父母的说法?释迦牟尼问:是谁教你这么问呢?阿难把经过一讲。于是,释迦牟尼大放五色光明,召集诸佛菩萨,为众人说《大方便佛报恩经》,以令众生孝顺赡养父母。

 

 

(2)佛因地修行舍身济虎图

此故事见于《菩萨本生髻经》,《贤愚经》,《菩萨投身饲虎起塔因缘经》等经中。刻于左壁中层左侧。图中刻一长案,案上放萨埵太子骸骨,其父抚头,其母抚足,悲痛恸哭。云中现萨埵太子,旁有一只龇牙咧嘴的老虎。

 

榜题云: “大藏佛言:萨埵太子舍身济虎,父母闻已,奔至舍身之处。时虎食肉已,惟有骸骨,狼藉在地。父母抚其头足,哀号门绝。时太子命终,升兜率天。天眼见前父母悲悼啼哭过甚,或丧身命,我当往谏。即从天下,住于空中,种种言词,解谏父母。父母仰问:"是何神耶?"天日:"我是太子摩河萨埵,我由济虎,升兜率天,父母当知,有法归天,生必有终,何不自觉。"。父母言:"汝行大慈,恩及一切。"于是天人复以偈句报谢。父母,令得醒悟。皆是如来,神智洞达,不可思议。时萨埵太子,即我是也。”

 

(3)释迦因地割肉供父母图

此故事见于《报恩经·孝养品》。刻于左壁中层右侧。图中刻罗睺逆王右手拄剑,左手抱须闍提太子。王妃身体右前倾,双手接过儿肉。小太子臂上剜痕累累。

 

榜题云:”大藏经云:佛告阿难,昔有国王生一太子,曰“须闍提”,身黄金色。时罗睺恶逆,王惊抱太子,出投邻国,粮尽犹远。太子白言:"就子身上,日割斤肉,分作三分,二分奉上父母,一分自食。",父母听子,割而食之,随路而去。太子誓言:"假使热铁轮,于我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若我欺诳,身疮不合,若不尔者,平复。如故。",即时身体端正倍常。佛告阿难,被父母者,今父母是。尔时太子,即我身是。”(原文错别字实在太多)

 

这个故事是说有个国家,王子叫做须闍提,当时罗睺叛乱,国王和夫人,太子逃难到其它国家,路上吃的没了,快饿死了,国王要杀夫人吃肉。太子听说了,说那有儿子吃母亲肉的,干脆割我的肉吧,一天割三斤,二斤给父母吃,一斤给自己吃“。太子发誓说“假使热铁轮,于我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要是我撒谎就让我身上的创口不愈合,要是我没撒谎,那就让我的创口立即复合。结果身体立即恢复了正常。当时的太子就是释迦牟尼所投胎。

 

 

(4)释迦因地鹦鹉行孝图

此故事见于《杂宝藏经》卷一《鹦鹉子供养盲父母缘》。刻于左壁上层左侧。图中刻两只盲鹦鹉在树上窝里引颈延宁。一位男子立于两株树下,手捉鹦鹉与之对语。树下是一片沉甸甸的谷穗。

 

榜题云:“大藏《杂宝藏经》云:有一鹦鹉,父母俱盲,常采花果,先奉父母。时有田主,初种谷时,而作誓言:"所种之物,与众生供。"。时鹦鹉,采取稻穗,以供父母。是时田主按行苗稼,见剪稻穗,忽生嗔怒,网捕鹦鹉,鹦鹉告言:"先有好心,施物无吝,如何今日,而见网捕?"。田主问言:"汝取此谷,意复何为?",鹦鹉答言:"有盲父母,愿以奉之。"。田主欢喜,遂放而去。尔时世尊而说揭言:"善哉,鹦鹉有智慧,能怀孝养供父母人,我从今日以稻施,任汝供养是二亲。如是过去无量事,无有苦行而不作。未曾有怀疲厌意,以求无上清净道。"

 

(5)释迦因地行孝剜眼出髓为药图

此故事见于《报恩经·论议品》。刻于左壁上层中部。图中刻国王病坐椅上,背靠三脚尖轼,伸出左手,旁一医生为其诊脉。王侧忍辱太子双手合十而坐,旃陀罗执刀站于旁。太子身前跪一侍者,捧盘接其眼及骨髓。

 

榜题云:“大藏经云:忍辱太子知其父王身婴重病,命在旦夕,求药疗治。太子问言:"药是何物?"大臣答日:"是不嗔人眼睛及其骨髓,若得此药,即全王命。"太子言:"但使父王病得救者,舍百千身,亦不为难,况此秽身也。"即呼旃陀罗剜其两目,断骨出髓。尔时大臣合药奉王服,即病得除差。太子命终,以牛头旃檀者维身起塔供养。是知如来行孝报恩,历尘沙却,不可思议云。”

(6)释迦佛因行孝证三十二相图

此故事见于《报恩经·亲近品》。刻于左壁上层右侧。图上方刻一男子以右手指着一卷发僧人,似在问法。右旁坐着一位凤冠霞帔的女子,其下有一青年,双手合十而跪。

 

榜题云:“大藏经云:文殊白佛言:"座中菩萨见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端正无比,有何因缘,得如口前,用是因故,佛身光明,殊妙无比。我于世世奉事师长父母,四成仪饮食卧具,由是因故。诸天鬼神责持世间所有珍宝,以用上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一一相好,皆是由襃从初发心坚固菩提,知恩报恩,是故今得无上菩提,视诸众生。犹如父母,以是因缘得是种相,使我疾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由孝德也。”

_MG_2182

 

(7)释迹佛因地为啖子行孝图

此故事见于《佛说菩萨啖子经》。刻于右壁上层右侧。图中刻啖子尸体仰卧于床上,盲父母抚头摸胸。国王肩负弓,腰插箭,立于啖子脚旁,眼望盲父母。啖子身后,帝释捧物而立。

 

榜题云:“大藏佛说《啖子经》云:佛告阿难,昔有菩萨,名曰慈惠,孝养父母师长。时迦夷国中有一长者,孤无儿子,两目皆盲,心愿入山,求无上慧。菩萨念言:"此人入山学道,若我寿终,当为作子。"。菩萨命终,即便往生盲父母家,字日"啖子"。啖年十岁,圃父母入山采果汲水。时国王出猎,箭误中啖,骨被毒,命终。王心怖惧,诣盲父母所,具言上事,父母令王牵我二人至于子所,扪摸啖箭,仰天呼言:一眼子至孝,天地所知,箭当拔出。",作是言已,感帝释与药,更生如故。父母闻已,两目皆开。王大欢喜。啖语王言:"欲具福者,安慰人民,当令奉戒。",佛告阿难,彼啖子者,我身是也。”


 

(8)释迹因地剜肉图

此故事见于《报恩经·对治品》。刻于右壁上层中部。图中刻婆罗门坐于殿上,转轮圣王裸露上身,合掌而跪。身后旃陀罗正持刀剜转轮圣王臂上之肉。

 

榜题云:“大藏佛言:尔时转轮圣王为求佛法,故遍处宣令: "谁解佛法?",皆云:"无"。有婆罗门解知佛法,时王出迎,请入正殿,敷王御座,前请大德,愿坐此座。尔时大见师坐已,合掌白言:"大师解佛法耶?",师言:"吾解佛法"。王言:"为我解说"。师曰: "王大愚也,吾学是法,久受勤苦,因乃得成,大王云何直欲得闻,若能就王身上剜作千疮,燃灯供养,吾为汝说,不尔,吾去耳。"。时大王即自思惟,报大师言:"所需供养,当速办之。"。时王入宫报诸夫人:"五百太子,今共汝别。今我请师,相许供养,不得违错,夫为孝子,不违父意。"。王诣师所,端身正坐,告诸大臣:"谁能剜吾千疮?",时有旃陀罗前语王言:"欲剜身者,我能为之。"王闻欢喜:"汝今真是我无上道伴。"。时旃陀罗持刀剜已,驰走而去。尔时大王于身疮灌油,取细毡为炷。尔时大师见是事已,告大王言:"精进如是,难为能为,修此苦行,今当为王宣说半偈。",云:"夫生辄死,此灭为乐。",王闻法已,告诸人民,应为我忆持是法。其见闻者,速发无上菩提心。尔时大王燃灯供养,其明远召,一切众会,皆发道心,欢喜而去,是故转轮王即是如来。”

 

 

(9)释迦因地雁书报太子图

此故事见于《报恩经·恶友品》。刻于右壁上层左侧。图中刻善友太子双手捧盘,盘中盛如意宝珠,跪于父母身前。在他们头上方,有一只大雁,颈系书信,飞于空中。

 

榜题云:“大藏佛言:善友太子入海采宝,留滞他国。未入海时,养一白雁。时母夫人往语雁:"太子昔时常共汝俱,今入大海,生死未分,汝今云何不念太子?",雁即报言:"欲觅太子,不敢连命。"。时夫人作书,系在雁头。其雁飞空,至于大海,遥见太子,敛身而下。太子取书,拨封被读,即知父母追念太子,两目失明,寻即归国,父母欢喜。王与夫人,目瞑不见太子形容,以手扪摸,作如是言:"父母念汝,忧苦如是。"太子问讯起居事讫。持珠发愿:"此是如意宝者,令父母两目明净如故。"。作是愿已,寻即平复。父母见子,欢喜无量,时善友太子者方□如来。”

 

(10)释迦因地修行舍身求法图

此故事见于《大般涅般经》卷十四。刻于右壁中层左侧。图中雪山大士头朝下,足向上,双手合十倒立,悬于山腰。山下帝释跪地,张臂欲接大士。其后站着罗刹,青面赤发。面目狰狞,一手叉腰一手指大士说法。

 

榜题云:“大藏佛言:过去世我修菩萨行,能通达一切外道经论。修寂灭行,不为外道破坏受持,常乐我净,求索大乘。雪山坐禅,经□重岁,亦不闻如来出世,大乘经名。我修如是苦行时,帝释诸天,必生惊怖,集会说肾:"雪山大士,惟求菩提,世人当来世中,作善逝者,除灭。无量炽燃烦恼,实为难信,我今试之,堪任荷负菩提重担不。"。即现罗利形,下至雪山,说半揭:"诸行无常,是生灭法。",我闻半偈,心生欢喜,谁能说是半揭,启悟我心。如是半偈义,是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之正道也。罗刹答言:"问我是义,我不食多日,饥恼心乱,非我本心所知,为求食不得,故说是语。",我问罗刹:"所食何物?",答言:"我食人暖向热血。"。"但为我说揭,竟当以此身供养。我设命终,此身无用,我为菩提舍不坚身,得金刚身。愿为我说,今得具足。",罗刹即说:"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11)释迦佛诣父王所看疾

此故事见于《佛说净饭王般涅般经》。刻于左壁中层右侧。图中净饭王病卧床上,释迦站于床侧,以右手摸父额,左手握父手;头顶肉髻处发出毫光,照在净饭王身上。释迦身后有一比丘,双手合掌,肃穆静立。

 

榜题云:”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光明如日。时净饭王四大俱被残害。其体喘息不定,种种医治,无能愈者。告诸王曰:"我命虽逝,不以为苦,但恨不见我子悉达。"。如来已知父王欲终,要见诸子。告难陀日:"净饭王者是我曹父,能生圣子,利益上世间,今宜往诣,报育养恩。"。世尊放大光明,光召王身,患者得安。王言:"是何光也,脱是我子悉达来也。"。王见佛来:"惟愿手触我身,令我得安。我今得见世尊,痛恨即除。",佛即以手着父王额;"王应欢喜,不宜烦恼,常谛思念请经法义。"时王闻已,喜不自胜,即以手捉佛手,着于心上。王于卧处合掌心礼,命尽气绝。佛告众言:"父王净饭,舍此身已,生净居天。"。众会闻已,即舍愁毒,不可思议。“

 

 

(12)大孝释迦佛亲担父王棺

此故事见于《净饭玉般涅槃经》。刻于右壁下层。图中刻棺辇一角,抬棺者仅见三人。释迦负抬于前,双手扶杠,头顶有毫光二道,光中部刻"大孝释迦佛亲担父王棺"十字。另两位抬棺者面向壁面,躬身而行。难陀手执香炉,行于释迦前,其头上方有一塔。上刻"净饭大王舍利宝塔"。阿难、罗云(应该是罗睺罗,释迦牟尼之子)双手合十,跟于棺后。从构图上看,造像虽仅裁出一角,但却获得了景不完全而意周到的效果。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把送葬者的哀威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这是一幅生动的人间送葬图。

 

榜题云:“大藏佛言:父王终已,至者维时,佛共难陀等丧头前肃恭而立。阿难、罗云在丧足后。阿难白佛言:"惟愿听我担伯父棺。",罗云复言:"惟愿听我担祖王棺。"世尊慰言:"当来世人,皆凶暴,不报父母。育养之恩,为是不孝众生设化法,故如来躬欲担父王之棺。",即时世界六种震动,一切诸天意种,皆来赴丧。四天王众,皆共举丧。白佛言:"佛为当来不孝父母者故,以自身担父王棺,我等是佛弟子,从佛闻法,得须陀洹,是故我曹宜担父王之棺。",即变为人,一切人民,莫不啼泣。世尊躬自手执香炉在前,行于墓所,今千罗汉,取种种香木,以火焚之。尔时请王收骨置金刚函,便共起塔,而为供养。大众人民,作礼奉持。”

_MG_2184

大足石刻(四)

三. 大足石刻之宝顶山石刻(第二部分)

 

5. 广大宝楼阁

 

    造像是根据唐朝不空Amoghavajra(公元705年-774年,与金刚智,善无畏并称开元三大士,三人是汉传密宗祖师,不空还是汉传佛教四大译师之一)翻译的《大宝广博阁楼善住秘密陀罗尼经》,或者是唐朝菩提流志Bodhiruci翻译的《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而建造的,据我的考察,虽然是两个名字,其实是一部经书的两种不同翻译而已。解说词说是据不空翻译的《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雕刻的,这显然是错误的。

bao

 

     《大宝广博阁楼善住秘密陀罗尼经》记载:当彼之时,无佛出世,有一宝山王。彼山王中有三仙居住,一名宝髻,二名金髻,三名金刚髻。彼三仙人决定思惟佛法僧宝。复作是念:“我等何时成佛,证无上等正觉度诸有情?”

临命终时心不散动,一切诸佛现前安慰。亦不为祷蛊毒呪诅着,身卧安觉安。于其梦中见百千佛剎及见诸佛并诸菩萨围绕。由此秘密陀罗尼威力故,获如是殊胜功德。时彼仙人得法欢喜心生踊跃,于其住处便舍身命,所舍之身由如生酥消融入地。即于没处而生三竹,金为茎叶七宝为根,于枝梢上皆有真珠,香气芬馥常有光明,所有见者无不欣悦。其竹生长十月便自剖裂,各于竹内生一童子,颜貌端正令人乐见,最胜端严光色殊丽相好成就。时三童子即于是地竹下结跏趺坐,即入正定。至第七日,于其中夜皆成正觉。其身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圆光严饰。时彼三竹悉皆变成七宝楼阁。又于虚空中有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以金为字忽然而现。

时有四大天王,所谓宝髻龙主天王、宝藏鸠盘茶主天王、殊妙光摩睺罗伽主天王、摩尼金刚药叉主天王,各持宝盖而覆其上,唱佛功德。是四天王各有无量百千眷属,悉持妙花而以供养。咸作是言:今佛世尊出现于世!尔时世尊告金刚手菩萨摩诃萨言:昔三仙人岂异人乎?今此宝楼阁窣覩波中三如来是。彼时三竹者,今妙楼阁是。彼时地者,今此地是。彼时世界者,今此世界是。彼三仙人由闻此陀罗尼勤修习故,舍彼仙身成等正觉

 

(所谓的陀罗尼意译为总持,能持,能遮。指能令善法不散失,令恶法不起作用。指真言,咒语,密语。主要由梵文字母和句子构成。因为陀罗尼含义甚广,而且声音与宇宙共振有特殊效果,所以是佛经翻译中的”五不翻“之一。)

_MG_2152

 

    石刻造像三个人代表宝髻,金髻和金刚髻。也有人说这是赵智凤的老年,中年,青年时代的修行造像。三人下面刻着”宝顶山“三个字,署名为”朝散大夫权尚书兵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兼实录院官修撰杜孝严书“。杜孝严是大足临县安岳人,他在公元1223年(宋宁宗嘉定十六年)和临邛的魏了翁结伴返乡生省亲,经过大足的时候写下了这三个字。

 

 

6. 华严三圣

 

    华严经说:文殊菩萨以智,普贤菩萨以行辅佐释毗卢遮那佛(迦牟尼佛的法身)。因此释迦三尊又被称为华严三圣。

    华严三圣像雕造手法简炼,气势磅然。他们头顶崖檐,脚踏莲台,皆重额广眉,悲悯豁达,给人以熟悉、亲切之感。中间一尊像是佛教密宗所供奉的主尊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意译为“光明普照”即“大日如来”。他头上的 “金刚顶仪”,为佛教密宗金刚界造像的一个重要特征。毗卢遮那佛的两侧分别是普贤和文殊菩萨。按造像仪轨,这龛造像应是文殊在左,普贤在右,但此地却把他们的位置作了调换,从而来体现密教造像特有的仪轨,——“理智摄入”,即:理性与智慧高度融和。(解说词语,未经验证)

 

    在造像特色上,解说词说:这三尊造像高达7米,雄伟超越。匠师们刻意将他们的头部加大,胸部缩短,小脚部位加长,而且身躯前倾二十五度,正好符合造像与观众之间的透视关系,使人仰首观望时,感觉菩萨好像正亲切地俯下身来,关注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一般,叫人凡心皆息,祗敬皈命之诚油然而生。菩萨那种威仪奕奕、悲悯无尽的气度得到了充分显示。

 

    赵智凤是密宗的。所谓密宗是大乘佛教的一个派系,密宗在修行方式上有很多秘密的传授以及充满神秘内容的特征,因此称为密宗。《大日经》(《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在密教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金刚萨埵(Vajrapani,又称金刚手菩萨,执金刚菩萨,金刚勇猛心菩萨,金刚手秘密主,金刚上首,金刚藏,秘密主等)是密宗的祖师,他和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合称三族姓尊。

 

    我自己个人表达一下对于这组雕像的不同看法,我不知道为什么在这里说这组雕像叫做”华严三圣“?难道是雕像上刻着的?我没有仔细看过,所以我不敢断定。一般华严三圣都是左文殊右普贤,而独这里是左普贤右文殊,考虑到赵智凤是密宗的,我更加认为左面一座佛是金刚萨埵,而不是普贤菩萨,或者是借普贤而实表达金刚萨埵(金刚萨埵是大日如来入普贤三摩地而生出,日本真言宗认为金刚萨埵是普贤菩萨的化身)。我们中国人都是以左为尊的,而赵智凤对于他的师傅柳本尊相当尊敬,更加让我相信他把普贤安排在左面,实质是向祖师金刚萨埵致敬。因为我老刘对佛教一无所知,所以上面观点只是个人猜测,知道真实含义的请明示。

 

_MG_2153

 

 

(1)毗卢遮那佛

    毗卢遮那(Vairocana,毗卢折那,毗卢舍那,卢舍那,遮那,大日)佛,是密宗至高无上的本尊,密宗所有佛,菩萨都由毗卢舍那佛(大日如来)所出,是密宗世界的根本佛。毗卢遮那意为照耀,是光明遍照的意思。

_MG_2155

 

(2-1)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曾译遍吉菩萨,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象征理德,行德的菩萨。《法华经》记载,普贤乘六牙白象,守护法华之行者。

    普贤有十大行愿(十大愿王):”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且此十大愿永无止息,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而十大愿王,无有穷尽。

    峨眉山是普贤的道场。《华严经》说:有善财童子伫立妙高峰上,观此山如满月,大放光明。因此峨嵋山又称大光明山。

puxian

 

 

(2-2)金刚萨埵

    金刚萨埵具大神通,可以号令诸天神将、夜叉以降服妖魔,甚至能以珍宝护持修行者。金刚萨埵是大日如来入普贤三摩地而生出。是密教的祖师,也称为金刚手菩萨。

     《理趣释金刚萨埵初集会品》说金刚萨埵菩萨:“首戴五佛宝冠,熙怡微笑。左手作金刚幔印,右手抽掷本杵大金刚,作勇进势。本杵者,本来清净法界也。左手作金刚幔印者,为降伏左道左行有情,令归顺道也。右手抽掷五智金刚杵作勇进势者,令自他甚深三摩地,顺佛道念念升进,获得普贤菩萨之地。”

     《理趣释毗卢遮那理趣会品》说金刚萨埵菩萨:“背月轮戴五佛冠,右手持金刚杵,左手持铃,半跏而坐。”

Vajrasattva_Tibet

 

_MG_2156

 

 

(2)文殊菩萨

    解说词说:”文殊手捧1.85米高的七级宝塔,手臂悬空支出1.2–2米,塔和手的重量近千斤。为使手臂不断落,匠师们成功运用了建筑力学原理,大刀阔斧地刻出宽袖袈裟披肩挂肋飘逸而下,与其身躯相连,巧妙地将重心引到了主像身上。正如木建筑中撑弓、斗拱的原理一般,使文殊手托的宝塔千年不坠。这样的处理既合符力学原理,又不违背菩萨褒衣博带、宽袍大袖的造像规律,同时还获得了宗教的庄严感。“

    文殊菩萨(Manjusri,文殊师利,曼殊室利),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菩萨,代表智慧。因为德才兼备,居众菩萨之首,所以称”法王子“。文殊(曼殊)的意思是美妙,雅致,可爱的意思,师利(室利)的意思是吉祥,庄严。《圣无动尊经》中说:“妙吉祥菩萨是三世佛母,故名文殊师利。”。代表的是智德和正德。

    文殊菩萨通常形象是头上绑五个髻(代表的是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左手持佛经(一般为《般诺经》,代表智慧);右手持利剑(比喻以慧剑斩断烦恼),或手持如意(比喻智慧成就);脚踏青莲花(表示纯洁无染,象征智慧和慈悲),骑大狮子(比喻以狮子吼震慑魔怨,也表示智慧威猛无比),有时也乘金色孔雀(比喻飞扬自在)。旁边的小猴子是他头上虱子的化身。

Manjusri_Kumara_(bodhisattva_of_wisdom),_India,_Pala_dynesty,_9th_century,_stone,_Honolulu_Academy_of_Arts        

文殊菩萨像,印度公元9世纪波罗王朝,现藏于檀香山艺术学院。 (来自维基百科)

 

     《佛说文殊师利般涅槃经》中记载,佛告跋陀波罗:“此文殊师利有大慈悲,生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家。其生之时,家内屋宅化如莲华,从母右肋出,身紫金色,堕地能语如天童子,有七宝盖随覆其上,诣诸仙人求出家法,诸婆罗门,九十五种诸论议师,无能酬对,唯于我所出家学道。……住首楞严定,以此三昧力,出现于十方,于佛灭度后,五千四百岁,于其本生处,示现入涅槃。”

 

    《放钵经》中记载:“今我(指释迦牟尼)得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威神尊贵,度脱十方一切众生者,皆文殊师利之恩,文殊师利本是我师(倒驾慈航)。过去无央数诸佛,皆是文殊师利弟子,当来成佛者,亦是其威神势力所致,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

 

    山西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据《华严经》载:“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倶,常在其中,而演说法。”),五台山的五座高峰(东台望海峰,西台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崔岩峰)代表文殊的五种智慧: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以及五方佛:东方阿閦佛(因成大圆镜智,也叫金刚智),西方阿弥陀佛(因成妙观察智,也叫法论智),南方宝生佛(因成平等性智,也叫灌顶智),北方不动成就佛(因成成所作智,也叫揭磨智),中央毗卢遮那佛(由成法界体性智)。

_MG_2154

 

 

7. 舍利宝塔

 

舍利(坚固子,舍利子,设利罗),意为尸骨或身骨,最早指释迦牟尼火花后遗留的固体物,通常葬于塔中。

大足的舍利塔是五级楼阁式方塔,现三面四层檐,是典型的中国木质阁楼建筑,已经完全没有印度舍利塔的风味了。第二级塔写着"舍利宝塔"四个字。第二、三级塔身三面及第四、五级正面各开一圆龛,内设坐佛像。塔檐瓦头浅刻佛坐像计127尊。

 

_MG_2157

 

 

8. 千手千眼观音

 

 

20084171311322965

    这幅千手千眼观音雕像真的刻了1007只手。造像采用纵横交错,上下重叠,反侧相承,深涉错落的布局,在八十八平方米的石崖上,雕出这1007只手。我们去的时候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正在维修,外面有幕布遮挡,只能从舍利塔那边的侧面看到局部。这里可以说是大佛湾的精华,如果这里不能看,至少应该把门票打个6折,事实上我们连小佛湾也没看到,却花的是原票价格。

_MG_2158

 

    观世音菩萨(Avalokitesvara,玄奘译为观自在菩萨。鸠摩罗什译为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的左右胁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之一,《华严经》记载:“于此南方有山名补怛洛迦(美丽的小百花),彼有菩萨,名观自在”。

 

Khasarpana_Lokesvara

来自那烂陀寺的波罗王朝公元9世纪的观音菩萨像,现藏于印度新德里国家博物馆。

 

 

 

9. 释迦涅槃图

 

    涅槃(Nirvana,又译为波利昵缚男、泥洹、涅槃那,意译为圆寂、灭度、寂灭、无为、解脱、自在、安乐、不生不灭等)。佛教认为涅槃是一种特殊状态,进入涅槃之后,将永远从生命的痛苦中离开,从此不再进入六道轮回。

     释迦牟尼佛横卧于大佛湾东岩,长31米。整个卧佛只表现了上半身,双脚隐入岩际,右肩陷于地下,左肩在五色祥云之中,以示释迦牟尼横卧于天地之间。这种处理使造像显得意境博大而有魄力,还导致了民间一句夸张的俗语,说宝顶的卧佛是“头在大足,手摸巴县,脚踏泸州”。(解说词)

_MG_2163

 

_MG_2161

 

    根据多种《涅槃经》记载,释迦涅槃时,大地震裂,悉皆崩倒,诸众生悲啼号哭,举手拍头,捶胸叫唤。

    释迦牟尼佛前弟子是(来自百度百科)(赵智凤颇为以权谋私,释迦牟尼涅槃时,是不可能有赵智凤和柳本尊的):

摩诃迦叶(Mahakasyapa,头陀第一),已毁;

赵智凤,卷发,拱手,高1.54米;

柳本尊,首戴方巾,捧八方钵,高1.64米;

阿难陀(多闻第一),抱六合瓶,高1.74米;

舍利弗(Sariputra,智慧第一),捧钵,高1.93米;

须菩提(解空第一),持净瓶,高1.94米;

富楼那(Purna,说法第一),持莲花,高1。97米;

目犍连(Maudgalyayana,神通第一),捧果盘,高2.01米;

迦旃延(Katyayana,议论第一),捧经书,高 2、02米;

阿尼律陀(Aniruddha,天眼第一),捧如意珠,高1.84米;

耶输陀罗(Yashodhara,释迦牟尼之妻,罗睺罗之母),拱手,高1.85米;

拘利(或称摩诃男、摩男拘利、摩诃那摩、摩诃摩男、俱利、俱利太子;此处为我的更正,原文为摩利拘利),拱手,高1.51米;

优婆罗(持戒第一),捧盘托钵,高1.96米;

罗睺罗(密行第一),持如意,高2.17米。

 

_MG_2166

_MG_2167

    解说词说释迦牟尼的母亲摩耶夫人(死于公元前563年,释迦牟尼出生七天后)于忉利天(原文兜率天,应为错误)闻得释迦涅槃的消息,率众眷属从天而降,持香花水果,游虚空以赞圣德(天众持妙天华,游虚空,赞圣德,名竭诚兴,共兴供养);而百度百科说:”其母摩耶夫人闻之,涕泣懊恼,悲哽问绝,与诸天众。从空中至双树间,见僧伽胝、钵及锡杖,抚之号恸。释迦闻其母声,以大神力,令枪盖自开,从棺中合掌而起,为母说法。佛母闻法后,心生欢喜,欣然而归。 “(不知道来源出处)。

 

_MG_2164

 

 

10. 九龙浴太子

 

    释迦太子左右侧有二天王(半身)各用一手捧金刚台。左侧天王用右手(手部分残)指地,右侧天王用左手指天,暗示太子自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金刚台前为一半圆形石池,贮接流水。池旁凿九曲涧,导池水过释迦涅佛注入南壁前玄极井内。在大龙头上方,还刻有八个小龙头,均伸出崖面,目瞪口张,作椭圆状排列,互相对称。龙头周围,镌刻有祥云及山石。

    此处以前是一缺口,山水汇集于此,终年流淌不息。匠师们先将水积于卧佛上面的池塘里,再用石头把这个缺口垒起,打上九龙和太子,然后通过暗道,使水有节制地经最大的龙嘴缓缓吐出,沐浴金盆中初生的太子。绢绢细流长年不断地从太子身上滑过,流入下面的小池蓄满,再经弯弯“九曲黄河(卧佛前的水沟)”排出去。(解说词)

_MG_2168

 

    四个守护天使来到,把释迦牟尼母亲摩耶夫人连床带人提起,带到喜马拉雅山。……然后这四个天使的妻子们前来,把她带到阿诺达蒂湖,为她沐浴,以除去所有属人的污垢。……不远之处便是银山,其中有一座金色的大宅。天使在宅内铺好一张圣床,床头向东,扶她躺在床上。当时,未来的佛陀已变成一头壮硕的白象。……他爬上银山,……绕着母亲的床游行三次,右边向着那床,从她的右侧碰她,看来进入了她的腹内。她于是在这个仲夏的节日怀了孕。(据《佛所行赞》记载)

    怀胎十月之后回娘家准备分娩,路过兰毗尼园无忧树下小憩。摩耶夫人抬手折花之时,释迦牟尼从其右腋下钻出。释迦牟尼一落地遍芳香满地,祥云缭绕,他朝东南西北各行七步,步步莲花。然后一手指天,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于是两位金刚手捧金盆凌空而行,天空九龙喷出冷暖二泉为太子洗礼。(来自解说词,纯属胡扯,释迦牟尼又不是秦始皇,还会搞唯我独尊?)